编辑: 星野哀 | 2017-10-02 |
第一章
2 生活 中 的美学 审美,是生活中的一种 散步 ,更是一种 散心 .
从 散步 到 散心 ,审美恰恰介于 心 与 物 之间. 所以,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将他的论文集命名为――《美学散步》 .散 步 , 最终散的是乃 心 ;
而所 散 之心,又离不开所 散 之步. 散心 的高境,乃是从 游心 过渡到 畅神 ,但是审美并不需都臻于此境, 特别是生活中的审美更是如此. 审美化的 游心 就是属人的一种本然的、原发的、活泼泼的 本真 状态, 它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本真实现.
1 看《蒙娜丽莎》 ,请上二楼! 在法国巴黎,号称世界上 最美的博物馆 的卢浮宫,这个被拿破仑大帝打 造而成的世界上第一座 公共美术馆 ,穿过华裔设计师贝聿铭独创的 玻璃金字 塔 入口后,曾出现了最早的一处中文标识,大意是 : 看蒙娜丽莎,请上二楼! 我的一位在某商业银行总行工作的朋友,首度到巴黎公干,回来之后,兴奋 地告诉我说他去卢浮宫了.我问他看到了什么,是黄金时代的古希腊雕塑,还是 文艺复兴时期的尼德兰油画?他说 : 都没有,太忙,只上二楼看了蒙娜丽莎. 我再追问他 : 感觉如何? 他满眼狐疑,并迟迟疑疑地回答 : 感觉?什么 感觉?!那幅画那么小,反正我看到了!!! 的确,这很重要,他看 到 了. 就连被共誉为 卢浮宫三宝 的 断臂 的维纳斯雕像、 飞翔 的胜利女神像, 米开朗基罗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创造亚当》
3
第一章 从 散步 、 游心 到 畅神 他都没有去看. 当然,他津津乐道在嘴边的,还是在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 - 1519)的名作前那人头攒动的各色人群,还有那画前的几尺几尺厚的防弹玻璃, 每年都有上千万世界各地的游客来这幅画前 朝拜 .似乎那些 谈资 更加重要, 就像欧洲人居然到现在还乐于猜测――蒙娜丽莎,她到底何许人也?甚至有 较 真儿 的西方学者推测,蒙娜丽莎之所以微笑,那是因为她怀孕了,还得过中风, 甚至没长门牙,真是有趣至极! 可是, 作为绘画的《蒙娜丽莎》呢?对《蒙娜丽莎》的审美感受, 又在哪里呢? 这是许多人去 旅行 的心态 : 最重要的是看到了! 无论是到罗马竞技场,还是美国大峡谷,重要的是 我到了这里 .就像庐山 顶峰上毛泽东坐着照相的地方,大家都要争着照相一样,关键不在感受 无限风 光在顶峰 的心境,而在于 坐 在了毛泽东曾经坐过的地方. 中国的多数游客,似乎都充满了 旅 的心态 : 到景点――下车―― 拍照――走人 ,而恰恰缺乏的是 游 的心态, 游戏的 游 , 抑或慢慢去 度 假的那种心态. 似乎, 我看到了 、 看到了什么 , 比 如何去看 、 看到时感到了什么 更为重要. 看到了什么 的心态,就像用钱买到了你所想要的东西,这是一种 占有心 态 ,出钱即可以买到.只不过, 我看到了 更多是心理上的占有. 如何去看 的心态,则更接近于审美的心态,是需要 平心静气 地去 观照 的,这不是一种物态或者心理上的占有,而是被审美的对象所攫取抑或征服. 一个是你 征服 了物,另一个则是物 征服 了你. 如果你被画所 征服 了, 看进 (seeing-in)了《蒙娜丽莎》这幅画,那 又有新问题出现了. 这就是英国著名美学家理查德・沃尔海姆(Richard Wollhe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