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5天午托 | 2017-10-05 |
难以想象, 如今生机盎然的田野, 曾 是一片白茫茫的盐碱滩.
46 年, 中国农业大学科研群体扎根 这里, 挥洒汗水和热血, 有的甚至长眠在 此;
46 年, 学校和地方、 农民和师生, 紧 密结合在一起, 责任、 奉献、 科学、 为民的 精神, 深深融入中国农大人的血脉. 扎根奉献: 改不好这块 地, 我们就不走了 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和位于 北京的农大校园中, 两块刻着 改土治 碱, 造福曲周 的石碑隔空相望. 曲周, 地处河北省南部黑龙港流域 低洼地带, 历史上是有名的 老碱窝 , 曾有28 万亩盐碱地, 占全县耕地近 40%. 春天白茫茫, 夏季水汪汪, 只听耧 声响, 不见粮归仓 是历史上曲周的真实 写照. 早在明朝崇祯年间, 曲周县志上就 有 曲邑北乡一带, 盐碱浮卤, 几成废壤 的记载.
1973 年, 原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 农业大学)的老师们, 接到层层转达的周 恩来总理关于改良盐碱土的指示. 当时北京农大副校长给我打电话, 说想让我去曲周看看, 先摸下情况, 再设 一个治碱点. 在回忆录里, 两院院士、 中国农业大 学教授石元春这样描述初到曲周县的景 象: 麦田里片片白花花盐霜, 像天上浮 云, 时淡时浓, 飘忽不定. 渠边路旁, 田埂 沟旁, 到处都被涂抹上了盐霜的白色, 地 里很少有农民劳作. 这里没有麦浪, 只有满目的苍凉. 没想到离北京这么近的地方, 盐碱 这么厉害, 百姓这么苦. 我们是学土壤 的, 是给土地治病的, 我们有责任把这块 土地治理好, 让老百姓生活好起来. 就这样,
1973 年9月初的一天, 石 元春、 辛德惠、 林培、 毛达如、 雷浣群、 黄 仁安、 陶益寿几位老师赤脚潘 盐碱最重的张庄村. 在这里, 住的是 三漏房 ―― ― 几间 土房漏风、 漏土、 漏雨;
吃的是 三合 面 ―― ― 高粱面、 红薯干、 茅草根掺在一 起;
喝的是 苦咸水 ―― ― 村里的水又苦 又咸, 初来的人都免不了拉肚子. 你们到底能待多久? 当时的张庄 村党支部书记赵文心里打鼓. 此前来过 不少治碱工作组, 大多都是不了了之. 改不好这块地, 我们就不走. 农大 团队回答干脆. 月光洒进破漏的屋顶, 他们开始了 治理盐碱的战斗: 查文献、 找病根. 他们查阅国内外大 量文献, 四处寻访地方干部群众, 对张庄 盐碱地的土壤和水质做化验, 终于摸清 了当地地下水盐运动规律: 这里属于半 干旱季风气候, 春旱夏涝, 雨涝使地下水 位上升, 盐随水返到地面;
春旱又让土壤 中的水分大量蒸发, 让盐分留在地表. 常 年如此循环, 使得盐碱地危害难以根除. 开药方、 做试验. 他们多次论证、 研究, 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 采取 井沟 结合, 农林水并举 , 通过灌排渠系规划、 井灌规划、 林带道路配置、 坑塘和沟渠蓄 水、 平地和深翻、 机械化施工等, 开展综 合治理. 夏天顶着骄阳和农民一起挖沟, 身 上晒起了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