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5天午托 2017-10-05

冬天不顾严寒跳进冰冷的 河水打坝;

和老百姓一起推独轮车, 穿行 阡陌之间;

喝着咸水吃薯干, 拉肚子脱了 形…… 扎根这里, 改土治碱. 在张庄村南

400 亩以荒碱为主的重盐碱地试验区 上, 农大科研组判断: 咸水是可以利用 的, 改造也是有可能的. 改造效果确实明显. 经过几年的治 理, 试验区防涝能力提高了

4 倍, 中度和 重度盐碱地由 67% 降到 7%. 一年夏天, 连日大雨, 降雨量达到

280 多毫米. 其他地上的庄稼早已趴下, 而试验区的玉米仍直挺挺站立田间. 真 没见过盐碱地里能长出这么好的庄稼! 附近的农民心服口服. 昔日的 盐碱滩 渐渐变成 米粮 川 .

1972 年, 张庄村粮食亩产量只有

79 公斤, 而到了

1979 年, 这里的粮食亩 产量超过

300 公斤, 从此结束了吃国家 救济粮的历史. 张庄改土治碱的成功为黄淮海平原 的盐碱地治理带来了希望. 此后, 旱涝碱 咸治理成果走出曲周, 推动了我国涉及 3.8 亿人口、 4.7 亿亩耕地的低产田治理. 进入

21 世纪, 解决了温饱的曲周人 民, 又面临水资源紧张、 农业生产资源环 境代价大等难题. 扎根这里, 持续攻关. 农大师生依靠 科技在当地进行综合开发, 提高土地生 产力和水土资源持续利用, 努力推广高 产高效技术, 发展多种作物:

2006 年, 时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 环境学院院长的张福锁带领师生来到曲 周, 决心探索一套 作物高产、 资源高效、 环境友好 的集成技术;

2009 年, 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乡村 建起科技小院;

2018 年,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绿色发 展示范区在曲周建立;

…… 如今,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 代, 中国农大师生们踏上为农服务新征 程. 农作物根深才能叶茂, 我们农业工 作者就像农作物一样, 必须两脚扎在农 业生产一线的泥土里, 才能更好地实现 自身价值.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科技小 院创始人之一李晓林说. 创新为民: 作为科研工 作者, 我们来这里是为了深刻 地理解这块土地, 为土地带来 变化 曲周的故事, 一直围绕土地与人而 展开.

46 年来, 在这块土地上, 有一些东 西从未改变. 我们能成功的关键是坚持科学精 神. 我们不是在改变自然, 而是尊重科学、 努力找到自然的规律. 农大人这样说. 穷理以致其知, 反躬以践其实.

46 年来, 科学精神一直指引农大师生不断 地探索土地的机理, 探究遵循客观规律, 使土壤更健康、 产出更丰盈、 乡亲们的生 活更富裕.

2009 年,

51 岁的李晓林决定从实 验室走向田间. 此前, 他已经在中国农业 大学学习工作了

30 多年. 从事植物营养研究的他坦言转型很 难, 究竟能不能把庄稼种得比农民好, 我心里没底 .

163 亩的核心方,

59 户农民,

74 块地 . 李晓林选择曲周白寨村作为自己 的 基地 , 第一个任务是 建立一个成方 连片的玉米高产高效示范方 . 农大在曲周设有实验站, 但我们发 现一墙之隔、 实验站内外, 地里的产量相 差很大. 如何能让科研成果走出围墙, 真 正让农民用起来? 设立科技小院的想法 由此产生. 李晓林说, 人住在哪里, 才 会真正琢磨哪里的事情. 吃住在村里, 才 会真正考虑乡村的需求. 从北京到曲周实验站, 再从实验站 搬到农家小院, 生活条件越来越艰苦, 但 农大师生和农民的心贴得越来越近, 对 生产的观察越来越真切, 解决问题的思 路越来越清晰. 白寨科技小院设立的当年, 白寨村 夏玉米明显增产, 科技小院收获了第一 场胜利.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