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unny爹 | 2018-01-01 |
南曲则久废不讲, 其法亦淹没不传矣. 近孙比部始发其义 ,盖得之其诸父大司马 月峰先生者.夫自五声之有清、 浊也,清则 轻扬 ,浊则沉郁 .周氏以清者为阴 ,浊者为 阳,故于北曲中, 凡揭起字皆曰阳, 抑下字 皆曰阴;
而南曲正尔相反.南曲凡清声字 皆揭而起 ,凡浊声字皆抑而下.今借其所 谓阴 、 阳二字而言, 则曲之篇章句字, 既播 之声音,必高下抑扬 ,参差相错,引如贯珠, 而后可入律吕, 可和管弦.倘宜揭也而或 用阴字,则声必欺字;
宜抑也而或用阳字, 则字必欺声 .阴阳一欺 , 则调必不和.欲 诎调以就字, 则声非其声;
欲易字以就调, 则字非其字矣! 毋论听者迕耳, 抑亦歌者 棘喉 . 《中原音韵》载歌北曲 【 四块玉】 者, 原是 彩扇歌青楼饮 , 而歌者歌 青 为 晴 ,谓此一字欲扬其音 ,而 青 乃抑之, 于是改作 买笑金缠头锦 而始叶, 正声非 其声之谓也. ( 此上阴 、 阳,皆就北曲以揭 为阳 ,以抑为阴论 .下文南曲阴 、阳反此, 以揭者为阴 , 以抑者为阳论 . ) 南调反此, 如《琵琶记 》【 尾犯序 】 首调末 公婆没主一 旦冷清清 句, 冷 字是掣板, 唱须抑下, ・
6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7年第 1期 宜上声 , 清 字须揭起 ,宜用阴字清声 ,今 并下第
二、 第三调末句 ,一曰 眼睁睁 ,一曰 语惺惺 , 冷 、 眼 、 语 三字皆上 声, 清清 、 睁睁 、 惺惺 皆阴字 , 叶矣;
末调末句 , 却曰 相思两处一样泪盈 盈 , 泪 字去声, 既启口便气尽, 不可宛 转 ,下 盈盈 又属阳字 ,不便于揭, 须唱作 英 字音乃叶;
【 玉芙蓉】 末三字 ,正与此 冷清清 三字相同. 《南九宫 》用 《拜月 》 圣明天子诏贤书 作谱,词隐评云 : 子 、 诏 上 、 去妙 ,殊误 , 盖 诏贤 二字, 法用 上、阴, 而 诏贤 是去、阳, 唱来却似 沼轩 故也 ;
两平声, 则如 【 高阳台 】 宦海沉 身 句, 沉 字是阳, 身 字是阴 ,此句当 作仄、仄 、阴、阳, ( 仄 、仄 , 或作平、仄,亦可.)今曰 沉身 , 则 海 字之上声 , 与 沉 之阳字相戾, 须作 身沉 乃叶之类 . ( 此句用前引子 梦v亲闱 四字 , 则正 叶.)以此推之,他调可互而见. 其实,自魏良辅改革昆山腔 ,采用了依字定腔的 演唱方式后 ,就把中州韵作为昆曲的标准字声 .如 魏良辅在《南词引正》中指出: 《中州韵》词意高古 , 音韵精绝, 诸词之纲领 . 明代万历年间 , 格律派理 论家沈Z也提出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