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星野哀 | 2018-02-01 |
本报记者 刘博超 日前, 经广泛推荐、 专家评议, 中国 海洋学会联合中国太平洋学会、 中国海 洋湖沼学会、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和中国 指挥与控制学会等单位评选出了
2018 年度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 .中国海 洋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十项获奖成果 有力推进了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科技事 业发展, 并大大提高了全民海洋意识, 在 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从成果中, 可以 一窥过去一年我国海洋科技事业发展的 新面貌. 上天入地 海洋装备工程挑战技术极限
2018 年9月10 日, 我国第一艘自主 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 雪龙 2号 在上海下水, 标志着我国 雪龙号 科考 船在南北极科考中有了 亲兄弟 , 中国 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突 破.记者了解到, 雪龙 2号 可以双向破 冰, 具备全球航行能力, 是我国第一条获 得中国船级社颁发智能符号的极地科考 船, 将成为我国开展极地海洋环境与资 源研究的重要基础平台.这一重大海洋 科技进展在2018年赢得世界瞩目. 无独有偶,
2018 年10 月23 日, 中国 第一条海上沉管隧道工程――港珠澳大 桥岛隧工程建成通车.这一工程是我国 建设的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 是目前世 界上规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和世界上 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开创了沉管隧道 最长、 最大跨径、 最大埋深、 最大体量
4 项世界纪录, 取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创新技术.国际隧道知名专家评 价,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超越了之前任 何沉管隧道项目的技术极限. 在九天之上, 我国海洋科技同样进 展不断.2018年10月29日, 中国和法国 联合研制的首颗中法海洋卫星在酒泉卫 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卫星是中国首 次同先进宇航国家开展的系统层面、 全 流程的航天与海洋合作最新成果, 达到 同类载荷领先水平, 将在全球海洋环境 监测、 防灾减灾、 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发 挥重要作用.
2018 年10 月20 日, 大型灭火/水上 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湖北荆 门成功实现水上首飞, 这是继我国自主 研制的大型运输机交付列装、 C919大型 客机首飞之后, 我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 取得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据了解, AG600具备执行森林灭火、 水上救援、 海 洋环境监测、 资源探测、 岛礁补给、 海上 安全保障等任务的需要.该型飞机的成 功首飞, 对提升国产民机产品供给能力 和水平, 促进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和自然 灾害防治体系航空装备建设的跨越式发 展, 提供海上航行安全保障和紧急支援 均具有重要意义. 环球深潜 深海科考再上新台阶 开发利用深海海底资源对于保障我 国战略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深海进 入、 深海探测、 深海开发是我国深海关键 技术突破的 三部曲 .
2018 年6月, 我国在南海首次成功 完成深海多金属结核采集系统 500米海 试, 全面考核了采矿车海底行走和海底 作业等39项技术指标, 最大作业水深514 米.采矿车最大行驶速度为每秒 1.31 米, 单次连续行驶距离 2881米, 实现了按 预定 S和形路径作业的自主控制.这 一成果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标 志着中国深海采矿技术首次由陆地试验 走向海洋.
2018 年4月, 我国科学家使用自主 研发的两台4500 米作业级潜水器―― 海马号 遥控潜水器和 深海勇 士号 载人潜水器在南海北部陆坡西部 的 海马冷泉 开展联合科考, 创造多项 深海作业新纪录, 标志着我国深海综合 科考能力迈上新台阶.中国海洋学会相 关负责人介绍, 此次联合科考是我国深 海科学研究与自主研发技术装备应用紧 密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积极成果, 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