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匕趟臃39 | 2018-04-26 |
我国儿童少年的超重肥胖率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增长, 目前处在迅速增长期,肥胖的流行程度在大城市已接近发达国家.儿童少年肥胖最严重 的后果是肥胖向成年期的延续,包括肥胖体型的延续、引起肥胖的生活方式的延续,而 延续到成年的肥胖又导致相关的成人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 病的危险增加,严重威胁人群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给社会经济发展、民族素质的提 高带来了巨大负担. 由于我国儿童少年肥胖的增长属于快速上升的初期,因此当前正是预防和控制的紧 要关头,我们要抓住时机采取措施,不仅可减缓我国儿童少年肥胖的发展趋势,也可缓 解我国将来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病的增长.
2005 年10 月,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开始着手编写《中国学龄儿 童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在广泛征求相关学科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历经
1 年多,经过
10 次修改,形成指南终稿.希望本指南能够为推动中国儿童少年肥胖防治 工作,控制慢性病,提高人群素质和健康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2007 年3月9日5目录1111引言
2 2
2 2 概述
2 2
2 2.1 .1 .1 .1 肥胖的定义
2 2
2 2.2 .2 .2 .2 肥胖的表现
2 2
2 2.3 .3 .3 .3 肥胖的病理生理
3 3
3 3 儿童少年肥胖的筛查
3 3
3 3.1 .1 .1 .1 体重指数
3 3
3 3.2 .2 .2 .2 国际筛查标准
3 3
3 3.3 .3 .3 .3 中国筛查标准
3 3
3 3.4 .4 .4 .4 体脂肪含量
4 4
4 4 儿童少年肥胖流行情况
4 4
4 4.1 .1 .1 .1 世界流行特点
4 4
4 4.2 .2 .2 .2 中国流行现状
5 5
5 5 儿童少年肥胖发生的影响因素
5 5
5 5.1 .1 .1 .1 遗传因素
5 5
5 5.2 .2 .2 .2 环境因素
5 5
5 5.2.1 .2.1 .2.1 .2.1 膳食结构和能量密度
5 5
5 5.2.2 .2.2 .2.2 .2.2 饮食行为
5 5
5 5.2.3 .2.3 .2.3 .2.3 身体活动
5 5
5 5.3 .3 .3 .3 母亲孕期营养及儿童早期营养状况 5.4 5.4 5.4 5.4 青春期发育与性成熟
5 5
5 5. . . .5
5 5
5 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6 6
6 6 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的健康危害
6 6
6 6.1 .1 .1 .1 导致的相关疾病危险
6 6
6 6.1.1 .1.1 .1.1 .1.1 高血压
6 6
6 6.1.2 .1.2 .1.2 .1.2 糖耐量低减
6 6
6 6.1.3 .1.3 .1.3 .1.3
2 2
2 2 型糖尿病
6 6
6 6.1.4 .1.4 .1.4 .1.4 血脂异常
6 6
6 6.1.5 .1.5 .1.5 .1.5 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6 6
6 6.1.6 .1.6 .1.6 .1.6 代谢综合征(胰岛素综合征)
6 6
6 6.2 .2 .2 .2 其他疾病
6 6
6 6.2.1 .2.1 .2.1 .2.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6 6
6 6.2.2 .2.2 .2.2 .2.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6 6
6 6.2.3 .2.3 .2.3 .2.3 微量白蛋白尿
6 6
6 6.2.4 .2.4 .2.4 .2.4 多囊卵巢综合征
6 6
6 6.2.5 .2.5 .2.5 .2.5 黑棘皮症
6 6
6 6.3 .3 .3 .3 心理- - - -行为问题
6 6
6 6.3.1 .3.1 .3.1 .3.1 对智商及学习能力的影响
6 6
6 6.3.2 .3.2 .3.2 .3.2 对个性特征的影响
6 6
6 6 6.3.3 .3.3 .3.3 .3.3 行为改变
6 6
6 6.4 .4 .4 .4 超重肥胖的经济负担
7 7
7 7 儿童少年肥胖的预防
7 7
7 7.1 .1 .1 .1 预防策略
7 7
7 7.1.1 .1.1 .1.1 .1.1 预防原则
7 7
7 7.1.2 .1.2 .1.2 .1.2 预防措施
7 7
7 7.1.3 .1.3 .1.3 .1.3 筛查及处理流程
7 7
7 7.2 .2 .2 .2 普遍性预防
7 7
7 7.2.1 .2.1 .2.1 .2.1 制定和实施干预政策
7 7
7 7.2.2 .2.2 .2.2 .2.2 创造支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