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枪械砖家 2018-04-29

中年级聊自 己的心得, 对书中情节即兴表演, 或向他 人推荐书等, 逐渐走向独立阅读;

高年级 主要聊人物特点、 文章架构、 写作技巧及 阅读策略, 教师引领学生尝试在作文中运 用, 并进行儿童文学的试写及名篇续写. 选书、 阅读、 聊书, 一段美好的阅读历程 将引领孩子进入下一轮循环, 如此周而复 始, 学生便渐入佳境, 这些闪烁着碎金的 安谧时刻, 会镶嵌在学生的记忆深处.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奎园小学) 我为什么重注《论语》 柳恩铭 我重注 《 论语》 并出版 《 论语心读》 源于对教育的思考, 源于寻找教育迷失的 本真. 现实中国的教育迷失了本真, 中小 学沦为知识和智力的堆积场所, 大学沦为 职业训练场所, 教育没有真正关注人的精 神、 情感、 态度, 没有关注人的价值观和 整体发展、 个性发展. 有人说: 西方人重 视个性, 我们重视共性. 这的确是中国教 育的特征和误区, 但不是最大的误区, 最 大的误区是迷失了本真:学生心无信仰, 心无价值, 心无所依. 为了寻找教育养护 学生心灵的方法, 我从上个世纪90年代 开始, 先后考察了117所国外中小学. 西 方学校教育的普遍做法是: 通过宗教活 动, 让学生学会包容、 宽容、 博爱;

通过 历史教育, 让学生学会热爱国家和民族;

通过社会实践, 让学生学会关心, 学会合 作, 学会尊重;

通过通识教育, 让学生认 同民主、 自由、 法治等价值观. 而中国 教育至今没有解决灵魂养护问题, 没有 解决核心价值观的建构问题, 没有解决 人生观的建立问题, 没有解决伦理规范 的养成问题, 没有解决社会责任感的形 成问题, 等等. 在中国的历史上, 道教 沦为扶乩算卦的工具, 佛教沦为求财求 官求色的工具, 西方宗教在中国青少年 心目中也没有沉淀宗教的情怀. 养护中 国人的灵魂, 让教育回归精神生活本真 的唯一可能, 是回归传统精神家园. 教育的目的不是改变世界, 教育的 目的在于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的心灵.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行为中, 净化 自己的灵魂, 让自己心中充满爱, 让自 己人格独立. 那么, 通过教育就可以给 未来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一种健康、 向善、 向上的文化, 社会因之而改变. 儒 家主张用教育改变人心, 通过改变人心 来改变人的命运, 最终改变社会. 现实 的教育不重视灵魂的提升, 不重视灵魂的 养护, 不重视灵魂的归依, 缺失了精神, 缺失了价值, 缺失了信仰, 缺失了爱, 这 样的教育异化为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训 练. 这样的教育培养的人, 很会快被社会 浮躁文化同化. 陆九渊说: 宇宙便是吾 心, 吾心即是宇宙. 叔本华说: 世界 的本质是意志, 事物是意志的现象或表 现. 我深以为然, 教育要改变人心. 《 论语心读》 的目的在于让教育找回 精神情感活动的本真, 在于找回丢失的价 值、 迷失的精神、 缺失的信仰, 在于建构 一个心灵家园, 让心有所依, 心有所归. 作为一个教育者, 我无力直接改变世界, 但是能改变自己, 进而能改变人心, 并因 之而逐步改变社会. 这是我的理想, 也是 我的信仰. 作为教育局长, 确实非常忙, 但我生 性喜欢安静, 即便到了最热闹的地方, 内 心也守着宁静. 这十年中, 白天思考、 研究、 解决教育问题, 晚上则静下心来研究 《 论语 》 等儒家经典. 到了2012年5月, 《 论语心读》 第三 稿完成, 虽然自己觉得仍不满意. 迷茫的 时候, 我选择暂时放下, 继续读书. 一口 气又读了奥维德、 卢梭、 康德、 黑格尔、 叔本华、 尼采、 佛洛依德、 海德格尔的哲 学著作, 因缘际会而燃烧起生命激情, 从2013年8月开始, 又用了半年的时间, 对《论语心读 》 做了3次修改. 这半年的修改, 使《论语心读 》 不仅有思想, 而且有激情! 如果一定要说 《 论语心读》 与社会上流传 的各种版本有什么不同, 我想最根本的是 《 论语心读 》 是我用生命触摸、 体认、 体悟 儒家文化的心泉, 是生命激扬的弦歌, 是 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教育者长歌当哭的呐 喊. 我渴望和期待, 你拿起 《 论语心读》, 此生就不愿再放下. ( 作者系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局长 ) 《 论语心读 》 柳恩铭著 中华书局 如何舞动教育资源的 彩练 崔玉平 王善迈教授的专著 《 经济变革与教育 发展: 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最近出版了, 此书汇集了王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 以来有关中国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代表性 研究成果, 对我们教育的宏观管理和微观 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市场化 一直 是一个重大问题, 该书重点阐述了教育资 源配置的内涵和理论范畴, 论述了教育资 源配置方式的选择问题. 教育资源配置是指教育资源在教育系 统内部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教育资源的理 论范畴包括教育资源配置的主客体关系、 基本原则、 配置方式、 制度与政策、 效果 与评价等. 关于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和方式 选择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 90年代 初期和末期, 学术界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曾经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探讨. 王教授在一 系列论著和政府决策咨询会议上, 旗帜鲜 明地反对教育市场化, 这是因为教育具有 其自身的特殊性. 王教授认为, 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选 择关系着教育资源能否公平有效地开发利 用, 关系到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和教育事 业能否全面、 可持续、 科学地发展. 不同 类型配置方式的优缺点明确可知, 选择哪 一种配置方式取决于学校初级产品即教育 服务的性质. 根据教育类别和性质不同, 教育公益性和外溢性越小, 教育成本中受 教育者个人及其家庭分担的比例越大;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