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Mckel0ve | 2018-07-27 |
而 中国的神 话学 , 也受其沽溉不少 , 因为中国古史和 中国神话之间 , 存在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 , 它们常常享用着共 同的资料 , 像王 国维考证出的王亥故事 ② , 固然是 商史研究的重要发现 , 却同时也为神话研究指点了迷津 . 这在王 国维 , 也许 是不虞之誉 但在另一位古史研究大家顾领刚那里 , 却有着十分明确的 自 觉意识 , 因为他在古史与神话两方面都倾注 了很多的心 力,也都作出过引 领风气的成绩 . 因此 , 他在王 国维二重证据的基础上 , 又 另外提出 传说 一 项作为资料的重要意义 . 他在 年发表的 《 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 伪》一文 中就指出 研究 历史,第一 步工 作是审查 史料 . 有 了正确 的 史料做基袖 , 方可希望 有正确 的历史著作 出现 . 史料很 多,大概可 以 分成 三类一类是 实物 , 一 类是记载 , 再有一 类是传说 . 这三 类里,都有可 用的和不可用的,也有不 可用于此 而可用于彼的 . 作严 密的 审查 , 不 使它借 冒,也不 使它 冤枉 , 这便是我们研究历 史学的人 的任务 ③. 如果套用王 国维的 二重证据法 , 我们不妨将顾领刚上述意见称作 三重 证据法 , 尽管他的着眼点仍然偏于历史学 . 在今版《 闻一多全集 》 中有一篇 写作年代不详的《 风诗类钞 甲》,其 序例提纲 中说 , 要依靠 考古学 、 民 俗学 和 语言学 来 带读者到《 诗经 》 的时代 去④,假如我们将这里 的 语言学 和 考古学 对应于王 国维的二重证据 , 那么显然 , 民俗学 就是 闻一 多依赖的第三重证据 . 而对 比顾领刚的第三重证据 传说 而言 , 闻一多所 说的 民俗学 就更有代表性和覆盖力 了,因为它已经不限于资料层面 , 在 许多时候 , 它主要是指广义文化人类学理论的指导性 和穿透力 . 这是对传 统考据学的重大更新 , 甚至 比王 国维 二重证据法 更具有革命性 . 所以,当世纪 、 年代有人正面提出 三重证据法 或 多重证据法 时,在他们 的眼前 已经积聚 了一 大批卓有成效的研究实绩⑤. 然而 , 任何方法都是利弊 相生 的,我们在充分估价文化人类学理论的启示意义 的同时 , 也应该清醒 地看到 , 相对于传统考据学的实证追求 , 它更擅长提供假说 , 而从假说到结 论乃 至定论之 间,还存在着 长短不一 的路程 , 这 就依然需要 严密的审 查 .尤其考虑到这一方法确立既久 、 并为 当今许多学者所采用 , 我们更应 该对其 可用 与 不可用 的种种情形 , 作一些学理上 的清算和探究了 . 本文拟 以 神话复原为清算对象 , 对人类学方法在神话研究上 的可 能性、操作规则及其限度作一番探讨 . 本文所谓 的 神话复原 , 是指这样一种 工作思路 即通过人类学的方法 , 将一些在文 明相对滞后 的地 区或 民族中 依然存活的神话传说直接与古典文献记载中的有关神话挂钩 , 并依此活 态 神话将原来零散的神话记载 串联为一个完整 的神话有机体 . 为了减省头 绪,本文仅 以有关伏羲 、 女娟的 神话复原 研究作为分析个案 . 民俗研究等等镯刊第三期我们首先将 回溯的 目光降落到丙逸夫撰写的《 苗族的洪水故事与伏羲 女蜗 的传说 》 ⑥ 下简称《 茵文 》 一文,是它首倡用苗族的洪水兄妹婚故事来 复原古典的伏羲女蜗神话 , 并产生 了巨 大 的反响 . 它是这类神话复原研究 的起点 , 并从一开始就规定了这一思路的大致取 向,其后踵起 的各种研究 , 都或多或少受到它的影响或制约 . 所以,我们有必要先对该文进行深人 的 剖析 . 年春夏 间,丙逸夫等人在湘西苗寨调查 了余日.年尸尸口一月,丙逸夫写成这篇文章 , 发表于 年《 人类学集刊 》 第一卷第一期 . 该 文首先通过对 自己 收集的四 个湘西苗族洪水故事进行 了情节构成的分析 , 从而确立该组故事的中心母题是 现代人类是 由洪水遗民兄妹二人配偶 遗传下来的子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