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思念那么浓 | 2018-08-26 |
87 ・ 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第59 卷 看到它们的统一的基础或共同的始源, 从而厘清宗教间的复杂关系, 为谋求宗教和谐共存提供方法论的 钥匙 . 二 、救赎论结构 : 从自我中心向实在中心转变的多元生存之道 希克借用雅斯贝尔斯的 轴心时期 这一概念 ,指出约公元前
800 年到公元前
200 年是人类文化建 制、 各种文明格局创设的时期 ,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典章 、 规范和价值取向通过信仰和道德的实践,开启了 人类不同种群在轴心后的历史长河中从自我中心向实在( 非自我) 中心的转变.这个过程 ,希克称之为 救赎论结构.就基督教、伊斯兰教 、 印度教和佛教这四个主要的世界宗教传统而言, 它们实际上展陈出 来的就是这样一种共同的救赎论结构, 它提供了从一种根本上难以令人满意的状态到一种无限美好的 情境的转变 [ 2] ( 第69 页).它宣称我们目前尚未与之结合的那个终极者 、 实在者或真实者是良善的 、 仁 慈的、是应该加以追求加以回应的, 因为 终极的实在者也就是终极的价值 [ 2] ( 第69 页),救赎论结构具 有价值导向性, 因而追求意义和价值的实现, 也就必然进入到救赎论结构之中的转变历程 ,即或者通过 对神恩做出回应的信仰, 或者通过对真主的完全顺从, 或者通过走向解脱觉悟的灵性修持和灵性成长而 迈上通向实在者的道路, 在每个救赎论结构中, 拯救/解脱就源出于从自我中心向实在中心的转变之 中,从而构建出一种新的无限美好的生存品质 [ 2] ( 第69 页). 救赎论结构展现出人的生存的过程性、 各种宗教救赎的同质性和救赎论语境的不完美性 . 首先 ,人是未完成物 ,人始终作为过程而存在 ,人的生存始终表现为一个从当下状况到彼在的理想 状态的演进过程 ,表现为从已达到的状态向更高情境的永恒运动 ,也许 千百万年之后的人类可能更聪 明,道德上更成熟,在组织其社会生活方面比现代人更成功 [ 2] ( 第135 页), 但尽管如此 ,人的潜能依然能 够造就人的生成的现实性 , 当我们观察不同传统中圣人的生活和聆听那些神秘主义者的经验时 ,我们 看到已揭示出来的人类潜能的各个方面 ,而且它们也将在我们自己身上实现 [ 2] ( 第135 页), 人的潜能的 实现不是永远保持我们当下这个自我封闭的个体生存 ,而在于放弃小我 , 在纯洁人性的更高程度上的 协同生活中克服自我 [ 2] ( 第136 页).在一个互爱的完善的共同体中超越其自我界限, 放弃以自我为中 心的生存 ,实现与实在合一的美好生存品质. 其次, 人又是 依据构成世间文化的各种造就人的具体方式成长起来的 [ 2] ( 第30 页), 不同的文化传 统展陈出 造就人和参与人类历史的各种具体途径 ,正是通过这些不同途径, 人们以种种不同方式体验 到神圣实在的在场 [ 2] ( 第41 页).因而 ,无论是在闪族传统的信仰世界中还是在非闪族传统的信仰世界 里,人们都能 找到生存的终极意义 ,并度过生死难关;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都不同程度地从自我中心向 实在中心推进 [ 2] ( 第42 页).这个向非自我的实在的转向, 在宗教上就表现为救赎或解放 ,基督教徒称 之为得救 ,印度教徒称之为解脱,佛教徒称之为涅或空, 道教徒称之为得道 ,名称虽不同 ,但本质上却 是共通的 ,即都是以实在为取向( 脱离自我中心) 的途径.换言之 ,各大宗教提供了种种 可供选择的救 赎论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