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烂衣小孩 | 2018-09-03 |
2013 年6月30 日目录【论 文】 人群分类与国族整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识别政策的历史线索和政治面向 吴启讷 重新思考民族识别 评《国家的眼睛:社会科学家在中国民族识别工作中的角色》 曹何稚
1 Association of Sociology of Ethnicity, Sociology Society of China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Peking University 【论文】 人群分类与国族整合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识别政策的历史线索和政治面向 吴启讷 ? 经由
1950 年代到
1970 年代的 民族识别 ,中共在中国大陆建立了制度化的 民族 身分,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以否决少数民族脱离中国国家体制为前提的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 就此搭建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族群关系的整体框架.
民族 身分和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的建立,是清末、民国时期国族整合过程的延伸.从19 世纪末开始,清朝以 新政 的名义,开启将王朝对其边远外缘地区的间接统治转为直接统 治的进程,其中包含针对非汉人族群的同化政策,与针对帝国边缘地区的 行省化 政策.继承 清朝的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和国民政府,也沿着类似的政策方向持续推动这一进程.然而,这两项 旨在促成 中华民族 国族整合的政策并未达成预期的成效. 与清朝和民国相较,中共的政治思维具有较宽广的格局.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前朝的同化和行 省化政策,转而采用以 民族识别 为名的人群分类化和赋予边疆少数族群一定自治权力的 民 族区域自治 这两项在外观上与同化和行省化背道而驰的政策.两项政策,部分源自共产主义理 念中的民族平等观念,也得到边疆少数族群一定程度的支持.经由民族识别,建立制度化的 民族 身分,有助于从法律层面保障汉人以外其他族群的平等权利,乃至据以专享政府安抚优惠措 施的优先权;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则将非汉人官员安排在区域内明显可见的职位之上,避免了殖民 主义的外观.然而,中共此举的政治意图,并不在于削减中央政府的权力,放松对少数族群的控 制,而是逆向思考,放弃形式大于实质成效的同化和行政一体化思维,转而追求换取经国家确认 民族 身分的少数族群的实质效忠,达成向边疆地区基层渗透的效果,大幅推进了国族整合的 进程. 这项被称做 民族识别 的工作,并不是中国共产党异想天开、无中生有的行动.在现实中, 民族识别 既是古代中国王朝人群分类传统的某种延续,也是从
20 世纪前半期西方人类学与 中国政治需求结合之下诞生的 科学 分类法基础上成长出来的新枝;
其过程既吸收了苏联民族 思维和民族政策的精髓,也发展出基于政治现实的独特论述和手段.本文无意从技术角度重新检 视分类过程,或者对比分类结果与真实的多样化现象之间的关联和差异,而是尝试检讨这个特定 时期人群分类作为政治工具的若干历史渊源、直接动力与操作过程,包括回顾 僮族 这个综合 而典型的例子,观察这一巨大国家工程的历史和政治面向.
一、人群分类作为政治工具的历史 人透过分类来认识世界;
统治者则经由分类来统治臣民. 民族识别 是对人群进行分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