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Cerise银子 | 2018-09-13 |
1 9
8 0年我国粮食总 产为6
3 6 3亿斤, 每个劳力平均生产粮食为3
4 2 1斤, 依然远远低于宋朝的农业生产率.可见宋代农业之 发达. 然而这组数据出自推算, 且有疑点.估算者 在宣称 这的确是个令人惊异的成就 之后, 又缺乏 自信地说: 估测不会离谱太远. [
1 4 ]
2 2 5-2
2 7 这类有些 离谱 的数据, 最好不予引用.又如作者说: 宋朝 的城市化水平已经很高. 究竟高到什么程度? 台湾 经济史家赵冈有个估算: 南宋时的城市人口已上升 到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而到了1
8 2 0年, 又降到了总 人口的7%. 麦迪森对此已提出异议, 认为其证据 非常单薄 , 依据 缺乏严肃可信性 [ 8]
1 8 .再如作 者说: 北宋 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居民也基本用煤作燃 料.当时西方都是用木头劈柴生火做饭取暖.中国 一直到2 0世纪7 0年代各大城市都没有达到城市全 部用煤的水平. 然而其主要依据无非是宋人庄绰 《 鸡肋编》 里的一条记载: 昔汴都数百万家, 尽仰石 炭, 无一家然薪者. [
1 7]
7 7
5 0 多年前, 日本知名史家宫 崎市定正是根据这条记载以及其它一些零星史料, 证明宋代 煤之普遍使用 , 发生了一场燃料革命, 并 以此作为宋代是 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的主要依据 之一[
1 8]
1 7 7-1
9 9 .然而我国已故史家严耕望指出: 这 项概括性的结论, 诚然很动听, 显得光辉有魄力;
一 般学人也多风从其说, 以为定论.但仔细看来, 不无 问题. 严氏列举出若干反证, 证明庄绰的记述 过分 夸张 , 其实北宋汴京的燃料恐怕仍以薪柴为主, 至 少薪柴与石炭参半. 并告诫后学: 不要忽视反面证 据. [
1 9]
2 8-3
0 庄绰这条记载又称: 今驻跸吴越, 山林 之广, 不足以供樵苏.虽佳花美竹, 坟墓之松楸, 岁131张邦炜 不必美化赵宋王朝― ― ―宋代顶峰论献疑 月之间, 尽成赤地. 思石炭之利而不可得. [
1 7]
7 7 恰 恰表明, 南宋都城临安乃至整个江南 地区, 无煤可 用, 以致薪柴十分紧张.笔者当年虽然有所保留, 毕 竟大致相信了宫崎之说.近年读到严氏之书, 才恍 然大悟, 宋代普遍用煤的结论是靠不住的. 三 民间苦赋重, 王税何由备?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 宋代是广大民众的苦难时 代.清人赵翼的论断常常被引用: 恩逮于百官者, 惟恐其不足;
财取于万民者, 不留其有余.此宋制之 不可为法者也. 民之生于是时者, 不知 何以为生 也. [
2 0]
4 8 5,
4 9
2 赵氏之说未必很准确.《 中国文明的反 思》 一书则认定: 宋朝是 广大民众的黄金时代 , 在 中国的历史上, 像宋朝的农民那样自由、 快乐地生活 的朝代是绝无仅有的 .其主要依据是唐诗和宋诗, 只要看看唐朝和宋朝诗人描写农民的诗歌就知道 了 , 唐诗 描写的却是农民的苦难史.而宋朝的诗 歌里, 记录的却是农民的欢歌笑语声 . 不必查阅卷帙浩繁的《 全宋诗》 , 仅在钱钟书《 宋 诗选注》 [
2 1] 中就有宋代农民欢乐说的大量反证.北 宋王安石《 河北民》 曰: 今年大旱千里赤, 州县仍催 给河役.老小相依来就南, 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 天地白日昏, 路傍过者无颜色.汝生不及贞观中, 斗 粟数钱无兵戎! 刘《 江南田家》 云: 官家不爱农, 农贫弥自忙.尽力泥水间, 肤甲皆疥疮.未知秋成 期, 尚足输太仓.不如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