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JZS133 | 2018-09-21 |
3 天以上,准确率提 高15%以上. (3)进一步开展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完成全市冬小麦、夏 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 划工作,适时开展地方特色支柱产业的经济作物气候区划和农业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工作,开展农业气候可行性论证,加强气候变 化对农业的影响和适应性分析. (4)强化科技示范支撑作用.整合涉农部门资源,加快农 业气象适用技术推广、试验、示范,推进高标准粮田农业气象信 息服务站、科技示范园建设,提升农业气象在粮食生产中的贡献 率. (5)完善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发展智慧农业气象,完善市、 县级一体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平台,整合形成农村气象综合信息 一键式 发布平台.拓展农业气象服务领域,开展有针对性的 专业气象服务,强化面向农村、农民及农业龙头企业等专业用户 的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显著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效益,提高对 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直通式 服务的专 业化和精细化水平. 4.提升环境、旅游等专项气象服务科技水平 利用国家、 省级智能网格预报产品, 结合洛阳市客观化指标, 提高各项专业预报产品的时空分辨水平,构建环境、旅游、森林 火险、空气质量等精细化的专业气象服务体系.建立环保与气象 数据交换规则和信息传递模式,建立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及空气 质量预报的联合会商、联合制作和信息发布机制,实现气象观测 数据与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的及时交换与实时共享. 5.增强灾害预警能力,提升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应急服 务水平 (1)建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市、县两级突 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制定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制度、标准和 流程.实现公安、民政、国土、环保、交通、水务、农业、卫生、 安监、林业、旅游、电力等部门的预警信息接入,实现发布系统 与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微博、微信、显示屏等多种预警信息 发布终端的对接,做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快速收集和发布. (2)积极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稳步提高广播、电视、 网站等新闻媒体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播出率.建立紧随电信业及 媒体业务拓展的捆绑式服务机制,不断拓宽电信业及媒体发布预 警信息的渠道.加强与交通、公安、住建等部门预警信息发布与 传播合作,公共电子媒体播出率达到 90%以上.积极探索与广告 企业合作方式,不断提高社会广告单位播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占 有率.加强网格化社会管理单元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将气象 综合预警信息接收列入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基层行政管理内 容,着力解决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 最后一公里 问题. (3)提高预警终端覆盖率.在人员密集区和公共场所建设 电子显示屏、预警大喇叭等设施,重点加强农村偏远地区预警信 息接收终端建设,力争预警接收设施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及社 区.根据全市数字电视发展规划,加快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