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kieth | 2018-10-22 |
它满足作为有效的贫困指数应该满足的各 项贫困量度公理, 贫困鉴别力优于三个比照指数;
它既可求之于不分组的收 入数据, 也可用分组收入数据作估计. 模拟表明, 与FGT 指数相比, R 指数的 直接法和模型法的计算结果更接近, 因而更适用于以参数型洛伦兹函数为基 础的贫困测量和分析. 关键词: 贫困公理 综合测量 贫困指数 R 指数 洛伦兹函数 一 、导 言 贫困测量是贫困研究的基础, 也是扶贫决策的依据.贫困测量主 要包括两个问题 , 其一是如何确定贫困线① , 以作为识别贫困者的标 准;
其二是如何构造贫困指标 ,以准确反映贫困程度.后一问题就是所 谓的综合问题( Sen , 1976) .而其所以成问题 , 原因在于贫困程度的三 维性 .简言之, 贫困程度既有广度特征 ,也有深度和差异度的表现.贫 困广度是指贫困人口的数量规模 ,穷人越多 ,贫困发生越频繁 ,扶贫范 围越大.贫困深度是指穷人收入相对于贫困线的缺口 ,缺口越大 ,穷人 生活水准越低, 扶贫成本越大.贫困差异度是指穷人收入分布的不均 度,收入差距越大,收入分布的均衡性越差, 扶贫难度越大.贫困程度 的三维表现可以是一致的 ,也可能是背离的: 贫困人数的增加未必伴随 着贫困缺口的扩大, 穷人收入差距的缩小也未必意味着穷人收入的提 高.因此, 要准确评价贫困程度 ,就必须全面整合贫困信息, 而综合贫 困量度( aggregate poverty measure) 就是迎合这种要求的测量工具 . 一般认为, 阿玛蒂亚・森( Amartya Sen) 是综合贫困指标研究的先行 者( Shorrocks ,1995) .1976 年, 森在《计量经济学》( Econometrica) 上撰文 指出 ,人头比( headcount ratio ,也即贫困率 : H =q n , q 指穷人数 , n 为1①贫困研究大多以收入作为划分贫困线的依据 . 为 便于说明 , 本 文依循这 种习惯 , 但 文中 讨论的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口径的贫困线 . 总人数) 这个最常用的贫困指标, 其实 是一个非常粗糙的指数 ;
因为 它只能表示贫困的相对发生面 ,却不能反映穷人收入的多少 ,也没有分 布敏感性( distributional-sensitivity) ,即不会因穷人收入分布的不同而不 同.而收入缺口比( income-gap ratio , I = ∑ q i =1 ( z -yi)zq ,z 指贫困 线, y 为穷人收入 , q 指穷人数) 作为另一常见的贫困指标,尽管它可以 回答 穷人到底有多穷 的问题, 可它又抽象了穷人规模, 同样地, 它也 缺乏反映穷人收入差异的能力 .有鉴于此,森从综合测量的理念出发 , 通过设置量度公理( axiom) , 构造了一个旨在 概括各种贫困信息 ( Hagenaars ,1987) 的综合指数, 也即著名的Sen 指数 ,从而确立了贫困指 数研究的基调和框架 .此后
30 多年间, 受森的启发和影响, 或出于改 进和拓展 Sen 指数的意图, 许多学者纷纷开展后继研究 ,也提出了各自 的贫困 指数 ( Takyama ,
1979 ;
Thon ,
1979 ;
Kakwani ,
1980 ;
Blackorby &
Donaldson ,1980 ;
Clark et al . ,
1981 ;
Chakravarty ,
1983 ;
Foster et al . ,
1984 ;
Atkinson ,1987 ;
Shorrocks , 1995) .但除 SST( Sen -Shorrocks- Thon) 指数和 FGT( Foster、 Greer &
Thorbecke) 指数外 ,在测量性能上明显超越 Sen 指数 的几近于无.即使是 SST 指数和 FGT 指数, 虽有优于 Sen 指数之处, 并 因此而成为综合贫困量度的代表, 但仍有各自的不足或局限 . 本文试以 Sen 指数 、 SST 指数和 FGT 指数为比照, 探讨一种贫困指 数的新模式,以期丰富已有的贫困测量工具, 并有利于有关贫困的研究 与决策 .本文以下安排为: 第二部分, 概述贫困的量度公理, 简析 Sen 指数、 SST 指数和FGT 指数的特点和问题 , 以明确新指数的设计取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