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鱼饵虫 | 2018-11-04 |
5 率达到 326.54%,之后持续下降,近年来基本稳定在 18%左右,说明我国农民合 作社的发展已经趋于稳定. (见图 1) 图12007-2016 年8月底农民合作社数量及增长率图 二是区域发展不均,带动能力较强.从各省合作社发展数量来看,东部地区 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其中,东部占 32%,中部占 27.5%,西部占 28%,东 北地区占 12.5%. (见图 2) 据统计,合作社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 42.8%,社均成员
61 户.从法定 代表人(理事长)身份看,普通农民占 78%、村组干部占 13%、企业占 2.5%、基 层农技服务组织占 1.6%、其他社会力量发起成立的占 4.9%. 图2各省(区、市)农民合作社数量图(2016 年8月) 单位:万个 2.6 11.09 24.64 37.91 52.17 68.90 98.24 128.90 153.10 173.10
100 326.54 122.18 53.86 37.62 32.07 42.58 31.21 18.77 13.06
2 0
0 7 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8月农民合作社的数量 增长率
7064 10895
103647 10811
94658 64356
33293 168740
40079 14510
90001 73102
50719 132282
65782 59450
76149 32642
28454 67906
41812 43040
5844 49212
71464 14614
13882 34837
53760 72073
87975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江苏 浙江 福建 山东 广东 海南 山西 安徽 江西 河南 湖北 湖南 内蒙古 广西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6 图3农民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理事长)身份构成图 三是产业分布广泛,服务领域较广.我国农民合作社涵盖粮棉油、肉蛋奶、 果蔬茶等主要产品生产,并扩展到农机、植保、民间工艺、旅游休闲农业等多个 领域,其中种植业约占 53%,养殖业 28%,服务业 8%,林业和其他产业占 11%. 合作社的组织形式、产业业态、运行机制不断创新,在专业合作的基础上探索出 股份合作、信用合作、合作社再联合,超过一半的合作社提供产加销一体服务. 农民合作社规范创新、多元开放、融合共享,在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 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脱贫致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4农民合作社产业分布构成图 农民 78% 村组干部 13% 其他 5% 企业 2.5% 基层农机服务 组织 1.6%
7
二、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主要特征 近年来, 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业务出现蓬勃发展态势. 尽管 《农 民专业合作社法》并未对其内部信用合作作出规定,但不断发展的实践让我们必 须面对这一新生事物.由于缺乏全国层面的权威统计数据,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 信用合作的准确情况无法获知,但是一些机构的调研摸底数据能够提供一定参考. 目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问题,农 村地区各类合作金融创新大量存在.现将全国具有合作性质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大致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由银监部门批设的农村资金互助社;
第二类是由 农业部门推动并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而建立的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
第三类由供 销社创办或领办的农民资金互助社;
第四类是由扶贫办和财政部门联合开展的贫 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