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捷安特680 | 2019-01-03 |
荒原'
中的灵芝, 而赵萝蕤女士的 译本是我国翻译界的 '
荒原'
上的奇葩. 那么, 赵萝蕤先生是 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这首艰深晦涩的现代派 怪诗 译成 我国文学翻译史上的一朵 奇葩 的呢? 对作家作品理解越深越好 赵萝蕤认为文学翻译中对作家作品的研究大致有三种情 况: 有些作家作品只需要译者有大致理解就可以进行翻译, 比 如朗费罗的 《哈依瓦撒之歌》 ;
而有些作家本身不难理解, 但其 作品却需要译者做一番比较艰苦的研究工作, 比如艾略特的 《荒原》 ;
还有一些作品要求译者必须对作者的思想认识、 感情 力度、 创作意图和特点等都有深刻全面的研究, 比如惠特曼的 《草叶集》 .艾略特认为, 当代社会变得复杂多样, 因此表现这 个复杂多样的时代与社会的诗歌艺术形式就必然变得艰涩. 赵萝蕤认为, 《荒原》 之所以难懂, 主要是因为作者引经据典太 多, 而且诗中的典故盘根错节, 在结构上有许多交叉点, 让人 感到 剪不断理还乱 .因此翻译这类作品, 译者首先必须认 真研究作者和研读作品. 在 《荒原》
第一章 《死者葬礼》 的第
22 行中, 出现了一个画 龙点睛的短语: A heap of broken images .赵萝蕤译为 一 堆破碎的偶像 .这一短语之所以画龙点睛是因为 《荒原》 一诗 确实表现了一代青年对一切的 '
幻灭'
.众所周知, 第一 次世界大战后, 整个西方世界呈现出一派大地苦旱、 人心枯竭 的现代 荒原 景象, 那是一段掺杂着个人思想感情和社会悲 剧的 历史 , 人们的精神生活经常表现为空虚、 失望、 迷惘、 浮滑、 烦乱和焦躁.而英文单词 image 的含义比较耐人寻味, 那么 《荒原》
第一章中的 image 又该怎么翻译呢? 原文是这样的: What are the roots that clutch, what branches grow Out of this stony rubbish? Son of man, You cannot say, or guess, for you know only A heap of broken images, where the sun beats, And the dead tree gives no shelter,the cricket no relief, And the dry stone no sound of water. 赵萝蕤1936年的手稿中译文如下: 什么树根在捉住, 什么树枝在从 这堆石头的零碎中长出?人子啊, 你说不出, 也猜不到, 因为你只知道 一堆破碎的偶像, 承受着太阳的鞭打, 枯死的树没有遮荫, 蟋蟀不使人放心, 礁石间没有流水的声音. 赵萝蕤曾对
1936 年的译本做过几次修改, 但是始终没有 改动第 22行的译法.那么, 她为什么把这个短语中的 image 一词翻译成 偶像 呢? 首先, 赵先生研究了艾略特为第
20、 23行分别提供的两个 原注: 对照 《旧约 ・ 以西结书》
第二章
第一节 和 对照 《旧约 ・ 传道书》 第十二章
第五节 . 《旧约 ・ 以西结书》
第二章
第一节上 说: 他对我说: '
人子啊, 你站起来, 我要和你说话. '
《旧约 ・ 以西结书》 讲述的是上帝与先知以西结之间的谈话.上帝选 择以西结作为他的代言人, 去警告以色列人并让他们悔过自 新.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以西结可以被看成是来拯救荒原 的使者.然而, 上帝告诫以西结说, 以色列人是一个叛逆的民 族.他们对他的警告将听而不从.由于上帝已不再是以色列 人所崇拜的偶像, 所以他们的灵魂就无法得到拯救, 他们也就 只能像荒原上的人那样, 饱受无端的磨难: 在你们一切的住 处, 城邑要变为荒场, 丘坛必然凄凉, 使你们的祭坛荒废, 将你 们的偶像打碎…… 不仅如此, 《旧约 ・ 传道书》 第十二章第五 节上说: 人怕高处, 路上有惊慌, 杏树开花, 蚱蜢成为重担, 人 所愿的也都废掉, 因为人归他永远的家, 吊丧的在街上往来. 艾略特在这里想提醒读者, 那些背叛上帝的人是注定要生 活在一块事与愿违、寸草不长的荒地上. 可见, 赵萝蕤将 image 一词翻译成 偶像 是点明诗中的主题: 偶像已破碎, 礁石间没有流水的声音 . 一堆破碎的偶像 传神地把 《圣经》 故事中典型的荒原意象译入了艾略特笔下体现战后西方 一代青年人精神幻灭的现代荒原. 《荒原》 一诗发表于1922年.艾略特不同意许多评论家的 评论, 不愿意承认 《荒原》 的主题是表现西方 一代人的精神幻 灭 .他认为 《荒原》 只不过是 个人对生活的满腹牢骚 .然而, 牢骚 是有思想内容的语言.当语言受情感控制却未被 情感所征服的时候, 这种语言综合了情感和理智的元素, 或许 也就是艾略特所谓 有节奏的牢骚 .这种 牢骚 一旦发出, 便成为 西方人情感与精神枯竭 的直接宣泄和对西方现代文 明 荒原 的极写.菲茨杰拉德将一战后的西方世界描写成 所有的上帝都死光了, 所有的战争都打完了, 所有人的信仰 都动摇了的 所谓 人间天堂 .上帝已不再是人们崇拜的偶 像, 人们惧怕贫穷, 崇拜金钱和成功.同样, 在艾略特笔下的 现代 荒原 中, 我们窥见了西方病态的文明、 反常的内心世界 和畸形的社会.在 迷惘 的时代背景之下, 赵萝蕤译笔下的 一堆破碎的偶像 不仅让读者联想起 《圣经》 旧约中典型的荒 原意象, 而且让人联想到西方许多现代作家笔下人们没有信 仰、 虽生犹死的 人间天堂 .赵萝蕤先生强调在对作家作品 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体现出原作与译作间所蕴涵的简单深邃的 互文关系, 为我国文学翻译批评理论建构提供了崭新的启示. 两种语言的较高水平 赵萝蕤提出文学翻译的第二个基本条件是: 两种语言 的较高水平 .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