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紫甘兰 2019-04-15

0 1 6年版, 第1 3页. 序良俗原则可以代替社会公共利益. 公序良俗 原则包括 社会公德 与 社会公共利益 . ③ 甚至认为, 公 序良俗原则中的 公共秩序 所指的 一般利益 并非 社会公共利益 所能涵盖, 现行法规定的 社会公共利 益 的最大缺陷在于其不周延性以及对私法自治的可能危害.对此, 学界普遍主张采用 公序良俗 的表 述. ④ 在《 民法典》 的编撰中, 《 民法总则》 较之于《 民法通则》 有很多内容上发生了变化, 尤其 社会公共利益 在 民法中的体系定位变化更为明显.《 民法总则》

第一章关于民法基本原则的规定没有直接涉及社会公共利 益, 只是明确规定了公序良俗原则. ⑤ 同时, 《 民法总则》 在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制度中也没有规定损害社会 公共利益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内容. ⑥ 而《 民法通则》 无论在

第一章的基本原则还是法律行为效力制度 都直接体现了 社会公共利益 的内容和作用. ⑦ 《 民法总则》 对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立场变化, 不仅是立法者 对于社会公共利益本身内涵的认识的深化, 也是对民法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的深化.社会公共利益属于民 法的保护和调整对象, 而且在各个具体的民法制度中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这一点已经成为学界的共 识. ⑧ 虽然民法总则已经很少直接使用社会公共利益, 但是公序良俗原则在一定程度已经代替或者包含了 社会公共利益在民法中的具体地位. 公序良俗原则由于包含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 因此, 其在侵权法的适用也是具有一定的功能 期待.虽然公序良俗原则不作为侵权法保护除权利之外的利益的特殊要件, 但是对于公序良俗原则与违法 性要件之间的紧密联系, 学界也是普遍赞同的.例如, 依照德国学者的观点, 背俗型侵权如同其他两类侵权 一样, 也以违法性为责任成立的要件, 而违法性要件就体现在违背善良风俗之中, 或者说背俗性即包含了违 法性. ⑨ 尤其,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1条第1款规定: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 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其他人格利益, 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 精神损害的, 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受理. 此规范内容直接将侵害隐私与蕴含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的 公序良俗原则予以共同考虑来认定责任构成.这也体现了公序良俗原则对于侵权责任的构成具有一定的限 制作用.在司法实践中, 已经有多个侵权案件中责任构成与公序良俗原则发生紧密的联系.例如, 陈秀琴 与魏锡林等名誉权纠纷上诉案 ( 又称 荷花女 案) 和 汪习国诉李光枢侵权损害赔偿案 , 等等.据此,

0 0

1 法学评论

2 0

1 9年第2期③④⑤⑥⑦⑧⑨梁慧星: 《 民法总论》 , 法律出版社2

0 0 1年版, 第5 3页;

谢潇: 《 公序良俗与私法自治: 原则冲突与位阶的妥当性安置》 , 载《 法制与社会发展》

2 0

1 5年第6期. 李双元、 杨德群: 《 论公序良俗原则的司法适用》 , 载《 法商研究》

2 0

1 4年第3期. 《 民法总则》 第8条规定: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 不得违反法律, 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 民法总则》 第1

4 3条规定: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 一)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