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赵志强 | 2019-06-07 |
受调查者中, 有21.29%、 53.96%表示 教师在课程总结 中提及公平、 正义等概念及内 涵 很符合、 比较符合实际, 13.94%表示不确定,6.88%认 为不太符合实际,3.93%认为 不符合实际. 6.大学体育的激励功能 受调查者中, 有26.09%、 53.01%表示 大学体育活动能 激发竞争意识 很符合、 比较符 合实际,2.6% 表示不确定,13.1% 认为不太符合实际,5.2%认为不符合实际;
受调查者中, 有20.91%、 24.95%表示 大学体育课过 程中身边的榜样能激发其对 体育的兴趣 很符合、比较 符合实际,有24.15%表示不 确定,17.74%认为不太符合 实际,12.25%认为不符合实 际. 7.大学体育的调适功能 受调查者中, 有12.39%、 20.85%表示 通过大学体育 的训练,对自身的身体素质与 中学阶段相比有所提升 很符 合、比较符合实际,22.56% 表示不确定,28.25%认为不 太符合实际,15.95%认为不 符合实际;
受调查者中, 有13.52%、 33.9%表示 坚持体育锻炼使 我的工作、学习效率更高 很符合、比较符合实际,有34.75%表示不确定,9.58%认 为不太符合实际,有8.25%认 为不符合实际;
受调查者中, 有17.63%、 32.64%表示 在体育活动的 过程中,能够亲身体验到团队 带来的快乐 很符合、比较符 合实际,28.42% 表示不确定,12.58%认为不太符合实 际,8.73%认为不符合实际. 体育育人现状 1. 大学公共体育 课程育人 水平与 大学生对其功能认识基本一致 受调查者中, 对大学体育的 塑造功能 规范功能 激励功能 调适功能 有一定 的自发的认识.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 一种, 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具体存在 类型, 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寓于大学体育之 中, 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相融互通, 能让受 教育者愉快主动地接受教育.由于隐性思 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生活, 通过精心创设轻 松、 愉快的教育环境, 能让受教育者沉浸其 中, 教育效果良好.大学体育课程本身就是 一种特定的社会结构, 也是社会文化的表现 形式之一, 在这一层面上, 大学体育不仅受 生物属性的制约, 也受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生 产力水平的制约. 2. 大学体育存在重 技能性 轻 育 人性 现象 受调查者中普遍对于大学体育即时的 技能性 学习效果关注度高于其对 育人 性 的关注.我们都知道隐性思想政治教 育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育效果的 显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而思想政治教 育在大学体育实践过程中往往被忽视.大 学体育多被作为传递运动技能的知识性学 科, 而忽略了其 立德树人 之育人功能, 这 种认知偏差是历史性的积累, 更是深入学科 化后, 学科间壁垒增高, 只关注了大学体育 的狭义功能, 缺少大学体育广义上 课程育 人 功能的意识的体现. 3. 体育学科 课程育人 呈现年级差 异,低年级比高年级了解更多 受调查者中对 大学体育 的育人功 能发挥的认识程度,超过八成的学生表示 比较符合.此外,大
一、大二的学生,比 大
三、大四的学生认识程度更高.当前, 低年级 (大
一、大二) 学生,正处于大学 公共体育课程的普修阶段,且受 全民健 身 体育强国 战略影响, 大学体育 日益受到重视, 大学体育 不仅是手段, 更是目的,不仅有强身健体之效,更有铸 魂育人之内核.而高年级 (大
三、大四) 学生,在普修阶段, 大学体育 之于他们 更类同于其他知识类课程,课程目标也是 传授基础知识,而对 立德树人 功能渗 透甚少.这也反映了我国 大学体育 现 行的课程模式中,育人功能仍非自觉的、 潜移默化的,缺少普适性,尚未形成系统 规范的测评体系. 4.大学体育授课方式还需改进 调查结果表明,在今天大学体育的课 程教学中,一些教师授课的方式仍是 填鸭式 ,面对大学体测,学生及教师 的认知大多仍处于应付通过的 应试 思想,课堂上只训练考试中热点项目, 只关心考试成绩的高低而非学生的身心 全面健康的发展,教育的目的只是获取 较高的应试分数和较强的应试技能,教 育手段呆板、固定,没有将终身体育入 耳入脑入心. 5. 大学体育 课程育人 合力尚需加 强 在对受访者进行半结构访谈的过程 中,学生对于 你认为大学体育公共课程 与之前教育阶段中的体育是否有差别?请 具体谈谈你眼中的大学体育 等问题进行 了开放式探讨.调查结果表明,人们 重 技能轻体育 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