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qwzrs | 2019-06-16 |
3 年来, 林华和其同事跋山涉水, 足迹遍及 云南菜阳河自然保护区、 普文至景东方向、 普文 至大渡岗方向、 勐养保护区、 曼稿保护区以及勐 海古茶山、 亚诺古茶山. 西南的山山水水, 他们用 脚步一一丈量. 他们将野生兰科植物的种类、 分布情况作了 详细调查,并拍摄了大量珍贵图片,目前已有
100 余种野生兰科植物被发现.然而, 他们发现 大部分兰科植物栖息地已被橡胶林及茶地取代, 只有少数花小且无药用价值的兰科植物还能残 留在古茶树上寻求最后的庇护. 茶林混交系统本有利于兰科植物的保存, 但是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 一些茶农对茶地的大 树进行环割, 百年大树渐亡渐消, 皮之不存、 毛将 焉附? 林华眼中的西双版纳州兰科植物保护任 重道远. 除了野外的辛苦工作, 林华将她的生活安排 得精彩纷呈. 在野外考察期间, 她会利用闲暇之时在少数 民族地区寻找绣片和民族服装.在她的小衣柜 里,各种民族的服饰被清洗得干干净净挂在一 隅.投缘之时, 她也会拿出银饰来分享收获的不 易.她随身带着彩铅, 工作累了, 就拿出画本, 一 笔一画地沉浸在自然里. 我原本是学锅炉专业的,因为西双版纳的 美丽来到这里. 雨林很神秘, 我想一探究竟, 没想 到就一直生活下来. 在记者眼里, 林华像一株兰 花,一阵清风吹过,便在适合生长的环境里, 生根、 开花、 吐纳芳华. 在记者眼里, 林华像一株兰花, 一阵清风吹过, 便在 适合生长的环境里, 生根、 开花、 吐纳芳华. 探访 机器人王国 姻本报记者 彭科峰 中国目前的机 器人研发情况如何?我们的技术和 制造能力能不能应 对全球机器人市场 竞争?记者带您走 进中国机器人的摇 篮, 一探究竟. 计算所 隗 白春礼院长视察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 无人机和水下机器人 彭科峰摄 深水溢油事故处置机器人 桑子刚 (右二) 介绍水下条件实验室情况 机器人产业的热度正在不断攀升. 在此前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 记给中国科学家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我国将成 为机器人的最大市场,我们不仅要把我国机器人 水平提高上去, 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 那么,中国目前的机器人研发情况如何? 我们的技术和制造能力能不能应对这场竞争? 带着这些问题, 《中国科学报》 记者来到中国机 器人的发源地――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进行 了深入采访. 回顾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的历史,水下机 器人一直是该所的重点研究方向.这源于 中 国机器人之父 蒋新松院士. 从1980 年至
1994 年,蒋新松任沈阳自动 化所所长
14 年. 他从国外机器人发展和中国的 国情出发,研究我国的发展对策,提出选择水 下机器人作为我国发展机器人的 突破口 和 攻坚目标.1979 年11 月, 智能机器人在海洋 中的应用 这一课题, 得到了中科院职能部门 的初步认同.蒋新松组织队伍协同攻关,解决 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最终于
1985 年12 月 实现了中国第一台水下机器人样机首航成功. 这一 '
突破口'
的选择具有历史意义, 为我 国机器人研究与应用作出了开创性的成就. 桑子刚说. 桑子刚带记者来到水下机器人实验室, 记 者亲身体验了深水溢油事故处置机器人的运 行过程.从外形来看, 这种机器人看上去像一 个长方形的黄色盒子, 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