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芳甲窍交 | 2019-07-01 |
同时,要指导和督促社区康复机 构做好治疗转介和就业转介工作. 对于在社区康复期间病情复发 的,要建立绿色通道向专业机构快速转介;
对于病情稳定、具有 就业意愿且具备就业能力的,经功能评估合格后,可由精神障碍 社区康复机构直接向相关单位推荐就业, 或转介到残疾人就业服 务机构、其他就业服务机构推荐就业.精神障碍患者就业后,社 区康复机构可协助做好有关辅导工作. 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设置 公益性庇护性工作岗位,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各 有关部门要定期与精神卫生专业机构、 社区康复机构、 患者家庭、 就业服务机构交换治疗、康复、就业等信息,会商解决转介迟滞 等问题.
(四)加强场所建设,提高专业保障水平.依法构建科学的 -
7 - 管理机制,推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 发展,切实维护精神障碍患者和服务机构的合法权益.
1、培育发展服务场所.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 生法》要求,由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区域实际,统筹规划精神障碍 社区康复机构建设.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重点设立以县(区)为 服务范围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场所, 大力加强民政直属精神 卫生福利机构建设, 精神卫生社会福利机构和有条件的精神卫生 医疗机构、残疾人康复中心要普遍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加强机构内康复科室建设,不断学习康复技术,丰富康复内容和 形式,接受居家精神障碍患者参加康复活动,并对精神障碍社区 康复场所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新建城乡社区服务机构、政府投资 新建的残疾人托养机构要积极创造条件, 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 务提供服务场地,设置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功能.鼓励现有城 乡社区服务机构、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积极创造条件,为精神障 碍社区康复服务提供场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 政府投资举办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场所.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社 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发挥技术优势,支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2、提高场所服务能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 引导各级各类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社会组织发挥技术优势, 三 社联动 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围绕精神障碍患者不断丰 富服药训练、 生活技能训练、 社交技能训练、 求助医生技能训练、 职业能力训练、居家康复指导等服务项目,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 -
8 - 多种类型的康复服务.鼓励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场所开展连锁化、 品牌化服务.逐步建立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个案管理制度, 大力推行精准康复,并做好服务对象相关信息及隐私保护工作, 依法维护精神障碍患者和服务机构的合法权益.
3、规范服务场所管理.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放管结 合,加强民办非营利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内部治理建设.依照 《民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卫生计生委 中国残联关于 印发〈残疾人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民发〔2018〕31 号),建立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场所法人登记管理和业务管理分工 明确、衔接顺畅、规范高效的管理机制.强化服务场所质量安全 主体责任, 指导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场所要依照法律法规政策和章 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管理预案.从事医疗康复和护理 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职业资格. 规范制定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协议,积极引导服务场所与患者或监护人签订服务协议.推进精 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在信息转介、基本服务、 管理制度等重点领域扶持制定一批标准和操作规范. 严禁未经有 关部门批准、登记或备案,擅自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支 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场所建立行业组织,发挥管理服务协调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