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黎文定 | 2019-07-01 |
2019 年5月4日/星期六 / 副刊编辑部主编 责编 梁力/ 美编 陈日升 / 校对 周勇 A7 E-mail:[email protected] 灵心心驿驿站 站・心灵驿站 会晚张继在唐朝算不上大诗人, 但他的 《 枫桥夜泊》让他名垂千 古. 张继写这首诗时,心境是非 常焦虑的,从诗中看,他已经失 眠了大半 夜. 月落乌啼霜满天 这一句,说明月亮快要落山 了,但诗人还是睡不着. 诗人为什么焦虑到睡不着呢? 有人说是落榜返乡,船到姑 苏城外停靠时有感而发;
也有人 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应该是当年 发生 安史之乱 ,士子 们大都逃往江南躲避战乱,张继就是其 中的南逃士人,那年秋天,他搭 乘的船夜泊在苏州. 在唐诗和宋词中, 焦虑 是 一种普遍性情绪,也是大量作品 创作的源起,很大一部分诗词中 都有描写各种焦虑的情绪. 今人是不是比古人更加焦 虑?从这个维度上是无法比较的, 但人类的情感应该是一致的,焦 虑总是与人如影相随, 无论是古 人还是今人,外界的 风吹草动 就是焦虑的源头,换言之,焦虑更 多的来自于外界的影响. 百度百科这样定义 焦虑 这个词:焦虑是对亲人或自己生 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 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 其中含 有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 不安等成分. 它与危急情况和难 以预测、难以应付的事件有关. 从这个角度来看,今人或比 古人更焦虑? 不仅仅因为时代发展加快, 每个人的际遇动荡,而且因为信 息革命之后, 信息传播极快,人 们每天大量地接受各类信息的 轰炸,比起古人,心境受外界影 响的概率几何级地增加.而在古 代就完全不一样了, 安史之乱 发生后,近一个月后江南民 间才有消息,因为当时信息传播 手段落后, 信息传播路径狭窄, 一些偏僻山乡,或许根本不知国 家发生内乱了. 在陶渊明的 《 桃花源记》中, 就描写了一种 信息传播闭环 现象, 文中这样写道: 自云先世避 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 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其实把医治焦虑的 药方 开出来了,你看历史中的 大汉,风云变幻,战事不断,东汉 末年又三国起, 三大巨头在神州 大地上斗得天昏地暗,你死我活, 可人家一点都不知道.可见,接受 外界信息或者选择性接受信息, 自成一体,自给自足,人人都可以 生活在自己的 桃花源 中. 古人可以凭借落后的交通 和信息传播方式,构筑起一个物 理层面的世外桃源,而对于现代 人来说, 是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的. 广播电视互联网以及移动 互联网,还有越来越细化的 网 格化的社会管理模式 , 让每一 寸土地都处于 被管理 之中, 信息在这些网格上流畅地传播 着,谁能躲得掉,逃得了? 在同一个时间节点, 若是在 古代, 一个生活在北方的古人不 知道一个生活在南方的古人的日 子好不好.而现在不一样了,如果 一个生活在北方现代人如果开了 一家饭店,月入
1 万元,他觉得非 常幸福和美满了.但有一天,他一 刷手机,发现在南方的城市里,一 个在路边卖 煎饼果子 的老妪都 可以月入万元的时候, 他的幸福 感一下子就崩塌了. 所以一位现代人要筑起一 个物质和精神上双重 世外桃 源 是不太可能的,或者说因为 构建物质意义上的 世外桃源 条件的不具备,大大增加了现代 人构建心灵上的 世外桃源 的 难度. 那些能真正摆脱焦虑的 人,往往是一些善于认清传播本 质, 有选择性接受信息的人,这 需要一些精神上的 修行 . 我们所需要的 修行 又是什 么?我觉得不过是守得住本心,忍 得了孤独, 耐得了寂寞. 虽然简 单,但要做到极其困难.网上有句 十分流行的话: 愿时光能缓,愿 故人不散 .其实,故人必然会散, 而时光却是可以缓的, 就在于你 能否守得住本心, 面对信息 轰炸 ,内心有所不动.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感到很幸 运, 而另一些人却常常觉得不如 意?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赫特福德 大学教授理查德・怀斯曼声称他 已经找到了答案. 十年前,怀斯曼教授开始研究 人的运气. 他在全国许多报纸上刊 登广告,让那些总是感到幸运或总 是感到不幸运的人与他联系. 数百 名男女志愿者参加了他的研究. 这些年来,怀斯曼教授采访他 们,监视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参加 各种实验. 比如,他对他们进行过 一个简单的实验,以发现他们感觉 上的差异,是否是由于他们发现机 会的能力不同而造成的. 实验将志 愿者们分成了两个组,一个组是那 些总是感到幸运的人,另一组是那 些常常觉得生活不如意的人. 怀斯 曼教授给参加实验的志愿者们每 人发了一张报纸,请他们看过之后 告诉他报纸里面有多少张图片. 事 实上,他在每张报纸里都写了同样 一句话: 如果你看到这句话,告诉 实验者,你就可以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