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cyhzg 2019-07-02

8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闻法行为 之徒劳无义的结果外,对自己又怎会有任何实义可言 呢? 如同以手指指月之时,愚痴的人不看天空中的月 亮,仅仅执著手指.与此相同,仅仅执著文句的愚人只 是观察文句而忽略意义, 如此永远没有机会通达真实的 意义.所以应依义不依语地按实际意义而观察、串习, 此理极为重要.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如上之理明白以后,自然会趣入希求 通达意义 观点. 而欲通达法义,首先要了知:佛陀经中的义理有了 义与不了义的差别.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佛陀遍知一 切所化的根机与调伏的方便等, 于是便相应于所化的种 性、根机、意乐等而宣说如阶梯般的九乘法要,且下下 未证知的部分皆以上上来通达. 而对佛陀如是具有四种 秘密、四种意趣等的宣说,若仅如文取义,则以正量有 害, 故应分清了义与不了义之后, 依了义而不依不了义. 如天鹅从水与乳当中择乳般, 具有智慧的人能够在 如来的善说大海之中享用佛法的了义精华. 如是对于显 密甚深了义的关要之义便会获得永远不退转的坚固信 解,且能无余受持三乘之中任何一乘的无尽法藏,同时 四依法

9 对不同根机的众生均具有次第引导的能力, 从而成为佛 陀教法与证法的胜利大幢. 依智不依识: 辨析了义与不了义之后, 便要如实了达甚深了义的 观点.而在真正实修之时,不应依止随顺声音和合的分 别心,即不能随二取所摄的虚妄分别识,而应当依于无 二取的智慧. 何以故? 因为具有现与不现、 双亦双非等所缘的能所自性之 心识唯一是错乱的缘故, 所以以它所缘的任何一法皆属 虚妄,如是不可能触证远离戏论的法性真如.故在实修 过程中必须要依止智而不依妄识. 下面再解释一下根据: 凡是缘有事、无事等的法皆是属于有相状,因为都 具有取有事或者取无事的所缘, 是故都为分别心之魔所 缚. 所以无论以何种遮破与安立亦灭离不了心有所缘的 状态.相反,依智不依识便可以达到无遣无立、见而解 脱的真实境界. 如寂天菩萨于 《入行论・ 般若品》 中云: 何时实无实, 心前悉不住, 无有余相故, 无缘最寂灭. 如是在殊胜的境界中,虽然远离了一切能所二取, 但也并非冥顽之空,不是这样的空,而是在觉悟到自然

10 大圆满前行文库系列・闻法行为 智慧自性光明之面目的同时, 自然停止了四边所摄的一 切戏论.依止智就是依止这个殊胜的智慧. 以上宣讲了观察二谛的四种正理, 以及四种正理之 间的差别. 若要真正通达大乘中观不........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