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笔墨随风 2019-07-02
观点

2 2015 年6月26 日 星期五 Tel押(010)

62580692 E-mail押sxzk@stimes.

cn

2006 年,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 要(2006―2020 年) 》 发布.当时的判断是 企业尚 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因此, 科技体制改 革的第一项任务, 就是 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 新主体. 那么, 十年过去了, 企业是否成为了技术 创新主体了呢?如果还没有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其 原因是什么, 又怎样才能使之成为主体呢? 关于技术创新主体的悖论 十年来,我国企业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绝大部分创新活动已从过去由科研院所和大学 承担, 转为由企业承担, 主要表现是

976 , 即90% 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 70%以上的研发人 员分布在企业, 70%以上的研发经费由企业执行, 60%以上的发明专利由企业申请. 然而,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 立 ―― ―2012 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 新大会, 发布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 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这是当时的判断.2013 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 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的判断是: 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 研发投入、 科研组 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 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如果企业是技术创新 主体, 就应该承担全社会的大部分创新活动;

企业 已经承担了全社会的大部分活动,就应该是技术 创新主体, 但企业却仍然没有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悖论是如何产生的呢? 技术创新主体的判别式 问题就在于,承担大部分创新活动只是技术 创新主体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换句话 说, 如果企业已经是技术创新主体, 必然承担大部 分创新活动;

但反过来说, 即使企业承担了大部分 创新活动, 企业是不是技术创新主体, 也不一定.因 为这些创新活动很可能不是由企业主导和控制的. 那么, 技术创新主体的充要条件是什么?或 者说, 如何判断企业是否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呢? 以企业的有效需求为优先序,配置政府、 大学(科研机构) 、 社会的资源, 这就是技术创新主体 的充要条件, 或者说判断技术创新主体的根本标 准.所谓有效需求就是企业有投资意愿, 而且有 投资能力的需求;

优先序就是放在第一的位次. 形象地说, 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 是以企业 需求为主轴的四螺旋结构,即围绕企业需求形成 的企业、 大学 (科研机构) 、 社会和政府四条螺旋线. 可以把这种四螺旋结构作为企业主体的判别式. 根据四螺旋判别式, 目前在很多地方, 以政 府为中心、 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中心的现象还比 较严重;

大量社会资本游离于企业技术创新之 外, 因此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必须改革 要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必须深 化改革, 关键是政府要以企业为主体, 采取企业 友好型的创新政策, 引导政府、 大学 (科研机构) 、 社会的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

(一) 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基础的技术创新计 划管理体制.改变技术创新计划项目由大学、 科 研机构申报, 政府部门审批, 先科研后转化的落 后模式;

以企业用户有效需求为基础, 采取政企 合作的创新机制, 或公私合作 (PPP) 创新机制, 发挥政府与企业两个积极性.项目来源于企业 用户的有效需求, 由企业用户提出;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