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gtbkwd | 2019-07-04 |
(三)
1 0
2 0
1 8 年6 月2
2 日 星期五 主编: 戚劲松 责编: 张春华 周刊潮流风向标13982899765 旅游~ 汽车 美食~ 娱乐
1 6 年前的端午节, 童年的我看着
6 9 岁的奶奶在厨房里忙活的背影, 茄子、 辣椒、 土豆片齐上阵, 不多时, 灌满 肉馅的蔬菜饼便登上餐桌, 成为大家 的最爱.
白马过隙,
1 6 年飘然而去,
2 2 岁的我还是看着奶奶在厨房里忙 活的背影:茄子、辣椒、土豆片灌 肉.这幅画面似变非变,没变的是每 年端午节都会出现在餐桌上的传统 "老三样" ,变的则是我蹿高的个子和 奶奶逐渐佝偻的背,还有那渐长的年 龄. 每年端午, 除了必不可少的粽子、 麻花, 茄饼灌肉、 辣椒灌肉、 土豆夹肉 这三道菜成为了我家饭桌上的老传 统.炒上两道简单的小菜, 配一碟花 生米, 便是奶奶对于这个传统节日的 美食坚持. 兴起时,还会倒一杯小酒,给我 们唠唠不知讲了多少遍的陈年旧事. 准确地说, 这三样最简单不过的 端午传统菜, 按照色、 香、 味、 意、 形的 传统美食评判标准, 也许根本登不了 大雅之堂, 然而平时对食物外观异常 挑剔的母亲总会拿起手机拍上一通照 片, 美其名曰 "让手机先吃为快" , 然后 不加修图地原生态展现于朋友圈, 配文"我家妈妈的端午传统菜, 卖相不 好, 味道不错" .比起母亲平时美图精 修的 "美人照" 、 旅游风景照, 往往收获 更多的关注度和朋友圈点赞.我想, 这或许是引起了他们那一代人的情感 共鸣吧: 父母渐渐老去, 他们或许跟不 上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 不会玩微信、 不会用电脑、 不会刷银行卡、 甚至已经 衰老得不能独自出门, 只能生活在对 往日的回忆中, 然而他们在耄耋之年, 却始终不忘对儿女子孙的爱, 只要还 能动, 总想着为后人分担、 减忧. 黄烟熏过后的老屋散发着淡淡硫 磺独有的香味, 混合着门上艾草菖蒲 弥散出的山野清新, 已经8
5 岁的奶奶 依旧用心做好每一个蔬菜灌肉饼, 一 杯白酒, 奶奶继续重复着父亲和我儿 时的趣事…… 记得来时路,不忘梦归处.亘古 不变的美食风味在我们家成为了一种 对于传统节日的内涵传承.于我而 言,记忆中的味道永远不会远去,只 要一回想起,这些传统美食的香味就 会萦绕在鼻尖久久不肯散去……从美 食中感悟传统文化内涵,而这其中爱 的记忆值得被珍藏,味道值得被流 传. 佳节 "传统菜" 传递浓浓情怀 春节、 清明、 端午、 中秋, 这是独属于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 日, 每个节日背后, 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文化和风俗背景.春节是远方亲戚回家团聚的 温馨;
清明记录对故去亲人的追思和回忆;
端午则 划龙舟、 挂艾叶、 燃黄烟、 吃香粽, 格外热闹;
"但愿人 长久, 千里共婵娟" 的名句更是寄托着中秋节人们对亲 人的思念……传统佳节, 人们或回归、 或远游, 不管哪种 方式, 在每个人的记忆里, 总也少不了每逢佳节必会出 现在自家饭桌上的那几道传统美食. 本期 《寻味达州》 栏目将味道的记忆带回了传统 节日里家中的饭桌上.逢年过节, 外婆与奶奶都会 雷打不动地亲自下厨, 将我家对于佳节的美食 风味一直沿袭至今.而美食的背后是老一 辈们浓浓的传统情怀和对后辈无声的 爱.
本报记者 张海涵 从我记事起, 过去十几年里的每 个春节, 外婆家的饭桌上都会有一道 叫做 "蛋皮春卷" 的菜.一卷一卷的蛋 皮春卷整齐地罗列至瓷盘中, 外婆说, "吃了春卷, 意味着春天来到, 万物复 苏, 你们小朋友学习也会蒸蒸日上, 迎 来开门红. " 金黄的蛋皮外酥里嫩, 香葱头混 合着青笋丝与白肉丝炒制的香味经久 不散, 挑逗着我们的嗅觉神经, 全家人 都守在厨房门前不停吞咽口水, 静静等 待美食上桌.当然, 这仅仅是在我的记 忆里.母亲告诉我, 这道菜的历史早已 追溯到上个世纪, 她十来岁的时候…… 细细询问后, 才得知这道菜在我 们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外婆年轻 时, 偶然间在单位的大厨房里吃到这 道菜, 觉得味道十分可口, 决定拜师学 艺, 掌握了基本工序后, 便开始摸索着 制作.然而看似简单的一道菜, 制作 工艺却十分复杂.不论是面粉的质量 选择、 蛋液与面粉的调和比例, 还是摊 蛋皮与煎炸春卷的火候, 都有着挺深 的学问.比如: 面粉质量不好, 面糊粘 稠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