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雷昨昀 | 2019-07-04 |
本报记者 刘震 之忙年 行进中国 ・精彩故事 归来未放笙歌散, 画缄门开蜡烛红. 白居易笔下的这幅红烛美景如今 几乎很难见到了. 在有着150年制蜡历史的胶州市丰隆屯村, 现在只剩下一 家人从事做蜡的营生, 十几年前做蜡的还有近三百户. 而 拉大糖 等老手艺 依旧在农村传承, 只是尚存一息. 文/片
本报记者 刘震 谈家庄的制香工艺用上了现代机械. 制作出的糖瓜需要晾干. 在大红蜡上写 金字儿 是制作的最后工序之一.
1 2 家庭作坊做糖瓜难扩大生产
3 山东很多农村过 小年 大 都有 摆碗儿 的习俗, 糖瓜是 不可缺少的食品. 胶州市罗家村是 拉大糖 手艺传承的村子, 和制蜡一样, 这个村子20多年前还有数百户 干着 拉大糖 的营生, 现在仅 剩下了四家. 一位手艺人告诉 记者, 没人干这行并不是因为 不赚钱, 实在是这活太辛苦. '
拉大糖'
的这几个月, 每 天凌晨两点就得起床, 一直干 到下午四点甚至更晚. 罗家村 糖瓜手艺人张海亮告诉记者, 他的手艺是从曾祖父那里传下 来的. 以前每年从10月份开始, 村里家家户户就开始制作糖瓜, 一直做到腊月廿三, 可现在 村里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那种忙 碌. 张海亮今年42岁, 从和父 母分家开始, 制作糖瓜刚满20 年, 往外批发糖瓜的利润每斤1 元多, 运到青岛市区的利润能 达到近10元, 每天忙活14个小 时, 制作的糖瓜仍然供不应求. 我们是全家总动员, 老少 都上. 张海亮说, 对于自己这 种家庭式作坊, 想要扩大生产 很难, 除了加班加点没有别的 办法. 张海亮说, 下一步他打算 去学习一下机械制糖瓜, 将糖 瓜事业继续下去.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