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ksr | 2019-07-05 |
s life and his academic legacy ,es- pecially his sociocentrism substantiated by his four monographs .
It is the observation of this article that the reintroduction of Durkheim to China today has the relevance as fol- lowing : First ,tha stage of China'
s current social transformation is similar to the days w hen Durkheim w as academically active, i . e. w hen France and Western Europe w ere experiencing the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 Secondly , Durkheim'
s exposition of the hegemony of society over individuals has stimulated the postmodern scholars including M ichael Foucault and Peter Bourdeau to their vigorous debunking of the discourses of rationality and society advocated by the Enlightenment Philosophers . 涂尔干① 是继孔德( Auguste Comte ,1798 - 1857) 和斯宾塞( Herbert Spencer ,1820 -1903) 之后最有影响的社会学家之一 .他成功地从孔德思辨的科学体系中剥离出社会学, 为之确立 科学实证的研究对象和规范, 使之成为独立学科 .他主张用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现象和社会 行为 .认为包括社团 、 宗教、 政党、行会 、 法规 、 教育 、 货币制度、 职业规范、 思维方式、行为准则 、 语言系统和社会潮流在内的社会事实虽然自成其类( sui generis) ,但仍适用实证方法 , 因而足 以成为一门科学学科的实证研究对象 .他率先对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分工 、 原始分类、互惠互 报、 乱伦禁忌、 轻生自杀、宗教仪式等经验现象展开研究 ,形成一套系统严密和可验证的方法 , 开启了社会学的科学实证时代 .他强调社会学研究针对的应该是造成观念的社会事实, 而不 是关于社会事实的观念, 从而指明了社会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他把同事门人组织成一个志同 道合的学派 ,影响遍及社会学和人类学界( 布迪厄 、 华康德 ,1998) ② .他的这些贡献为社会学 赢得了声望 ,也使他与马克思和韦伯一起 ,成为构筑当代社会理论大厦的三巨匠( triumvirate) 之一( 莫利斯,1992 :
28 -29) . 理论的力量源于其对经验现实的解释能力. 延长的
19 世纪 (
1789 - 1914) 三巨匠的社 会理论至今盛行 ,是因为世界至今不能完满解答他们时代启动的现代化过程向人类提出的挑 战: 包括生产工业化 、 居住城市化、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对 传统生活的冲击和对人格人性的扭曲和异化 .与此并行还有启蒙运动哲学的庞大理性承诺及 其在事实面前遇到的困扰 : 社会和人文事物有没有自然事物那样稳定的本性( nature) 和规律
21 ① ② 后现代学者针对理性和权势的所有解构 , 都与涂尔干的 社会 概念有关 . 倡导实践和反思社 会学的布迪厄也 在其 著作中频繁指涉涂尔干 . 涂尔干( Emile Durkheim , 1858-1917, 又译迪尔凯姆 、杜尔干 、杜尔克姆 , 以下除引文外 , 均使用涂尔干) . 社会学研究
2000 年第
5 期(law) ? 锐不可当的自然科学方法应用于人类社会和文化现象时是否同样有效? 人类社会能 否因之得到定向的改进? 定向的改进需要人类付出哪些代价? 由此造成的信念断裂和道德真 空又靠什么填补 ? 由于欧洲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展开具有阶段性 ,所以三巨匠看到的问题也各有侧重: 工业化 早期的马克思看到了经济基础层次上的不平等和阶级对立, 提出了社会革命的主张.工业化 高潮的涂尔干看到了结构层次上的社会失序和伦理失范( anomie) , 开出了以合作代纷争, 以教 育辅伦理的处方 .工业化成熟期的韦伯则更多地看到了人类行为与意识形态的错综复杂关 系,几乎放弃了改进的冲动,而宿命地寄希望于对综合因素 ,包括对行动主体的时代精神 、 观念 体系和价值追求的理解和阐释( 库佐尔特等 ,1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