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yszqmzc 2019-07-05
中学物理 V o

1 .

3 2 N o .

2 4

2 0

1 4年12月

五、根据液体和物体密度 的比较来 判断 根 据物体浸没在液面 以下 时和是相等的特点 , 请同学们继续 发挥 合 作探 究 的优势 继续 分 组讨 论 以下 两个问题 : (

1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 浮力 F 可 以怎样表 示? 根据 G =m g 和m=p V , G 物可 以怎样表示 ? (

2 ) 若物体上浮最终漂浮 、 悬浮 , 下沉最终 沉底 , P 液和 P 物大小关 系怎 样? 在学 生分 组讨论 的过 程中, 我一直寻找逻辑清 晰,具有代表性 的做法. 3分钟后讨论结束 , 我原设 计请

3 名 同学 分别 分析上浮 、 悬浮、下沉三种情况 , 没想 到 同学 非 常给力 , 到黑板 上展 示时 , 一 个人把 三种情况都分析 出来 : F 浮:P 水g =P 水g , 而G=mg=p物g . 所以p 物>

P 液时 , F G , 物体上浮最终漂浮. 学生 也掌握了判断物体的浮与沉 的第二种方 法 即根 据P和P { 直.对于一些 生活和 自然 中的一些 现象也能够 给予解 释. 为 了巩 固利用和增加趣味性我又提 出了下 面两个 问题 : 为什么木 头会 浮在 水面而沙 子却 是沉 入水 底的? 为什 么萝 卜漂浮 在水 面,插入 钉 子后 会沉 入水底? 学 生很 快 就能 通过密度 的关 系 解释. 至此 这一节课完满结束. 【 案例反思】

一、课程 的引入 : 这一节课从一个简单 的谜语 引入 , 学生 不 会觉 得很 陌生. 分析木头 和沙子 , 乒乓球 和石块 的浮沉 , 导 出浮 力 和重力 的矛盾 , 让学生来思 考决 定浮沉的 因素.

二、实验 的设计 : 在实验 的选材上 , 尽量利用 生活 中常用 的物品. 一个大萝 卜 一共

3 元钱 , 分成20几个小块 , 足够全班 同学 分组 实验 , 带盖子 的小瓶子是 我在 小学 门 口买 的 5角钱 一个星 星糖瓶 子,一共花 了1O多元钱 , 食盐 是常用 物品,实验剩下 的食盐,我又拿 回家平 日做饭 时炒菜继续使用.

三、知识 的获取 : 在课 堂教 学 中我尽 了最 大 的可 能调 动学 生的积极性 与主动 性. 所有的重点 难 点都 是通 过提出指导 性的、分层次 的,逻辑 性很 强 的问题 , 设计 相关 的 学习 任务并 注意,让每个学生都 明确所 要解决 的 问题 , 而不 是毫无 目的放羊 式 的放手. 学生分组谈论 推理探 究得 出答案 , 我 在这 个过程 中 是一个 引导 者,学生才是 主体. 不仅学生 的学 习主动性强 , 也能 使 学生对 于学习的知识理解透 彻,印象深 刻,难点的突破 就是 这样解 决了.

四、学生 的指导 : 在学生动手实验和分组讨论 的环节 中,我巡视整个 教室 , 悄悄地走 到学生 小组 中,倾学生的讨 论并 适时地给予指导 , 鼓励大 家别 着急 , 多想想. 看似简单 的动作 却让课 堂氛围变得更和谐 , 学生 在参与 讨论 时更 投入 , 同时也激 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 , 所 以每一 次的 问题 同学 们都很 踊跃 地 回答 , 好像 忘记了有那么多 的老师在 听课 , 在看着我们.

五、课堂效果 : 课 堂结束后得到全体 听课 老师 的肯定 , 区里 的教研 员也点头赞赏. 观 山湖 五中的周 琴老师在微信上 给我 留 言谈 这次课 : 老师思路清 晰,设问明确 , 重点解决 , 难点 突破 , 课 堂井然, 气氛活跃 , 学生整体素质优秀, 教师个人表达语言于 练. 能够得 到大 家的肯定 , 我 一定要 继续 努力 , 把 课上 好,把学 生的潜能挖掘 出来. 重视 实验 细节突出方法教 育 陈胜钢 (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 院 浙江 绍兴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