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我不是阿L | 2019-07-05 |
35 ・ 第29卷第3期 江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V o l .
29 N o .
3 2010年 6月 J o u r n a l o f J i a n g h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 H u m a n i t i e s S c i e n c e s ) J u n . ,
2010 巴赫金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说 : 在每一种声音里, 他能听出两个相互争论的声音, 在每一个表情里 , 他能看出消沉的神情, 并立刻准备变 为另一种相反的表情.在每一个手势里, 他同时能觉察 到十足的信心和疑虑不决;
在每一个现象上, 他能感知 存在着双重性和多种含义. [ 4] 40-
41 因此 ,当对话是直接的语言叙述 、 陈述的时候 ,复 调往往以隐蔽的、 侧面的位置和方式在显露、 传达对 话中的主体的存在性感受和体验, 如同诗有韵 、 歌有 调.换句话说,虽然复调与对话这两个概念的语义侧 重点不同,但在根源上是一致的 ,也即都发源或指向 生命主体的存在、生命主体的精神.因此, 有时作品 的有些内容是直观的对话,我们可以说,这些是对话;
有些部分外观上不是对话,它们更像是复调 ,如: 我终于悟到: 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 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的好汉最王八 蛋, 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 《红高粱》) 但这种复调何尝不是主体对话的一种隐蔽的投 射、表达? 因此在下文的讨论中 ,为了方便, 我们将 不再严格区分这两个术语 , 并且它们会交叉出现 . 重要的是要面向它们的源头,面向生命主体的存在 , 面向生命主体的心灵 ,面向生命主体的精神.
二、 复调 与 对话 之源 在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这部著作中 ,巴 赫金充分肯定了理论家 B . 基尔波京的看法 : 许许多 多研究者在所有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 , 只看到 唯一的一颗心灵 ― ― ―作者本人的心灵 .基尔波京则 相反.他强调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特殊才能恰恰是善 于看到他人的心灵 . [ 4]
50 基尔波京是这样说的 : 陀 思妥耶夫斯基具有一种才能 ,似乎能直接观察他人 的心灵 .他仿佛戴着光学镜在窥视他人的心灵 ,能 够把握住最隐秘的思想 , 观察到人的内心生活中最 不起眼的变化.陀思妥耶夫斯基好像越过了外部的 屏障, 直接看到人的心理过程 ,并形诸文字 …… 巴 赫金还指出 : 陀思妥斯夫斯基能够在一切地方 ,在自 觉而有意义的人类生活的种种表现中, 倾听到对话 的关系 .哪里一有人的意识出现, 哪里在他听来就 开始了对话 . [ 4]
56 阅读莫言的作品, 我们会发现莫言如陀思妥耶 夫斯基一样 , 具有突出的能 看到他人心灵 的才 能 .应该说 ,这种才能每个人多少都有一些,尤其是 小说作家们都会具有, 然而, 相比起来, 少数最一流 的作家在这方面的才能会显得特别地甚至不可思议 地突出.莫言即在此列 .他似乎不是从外观察到人 物的内心 ,也不是用自己的想象去推测人物 ,那些呈 现出的东西好像就是人物自己 说 出来 、表露出来 的,而他只不过是记录了一下而已 .但小说不是人 物采访、 人物 自述 自传 ,它是作家虚构的产物. 因此 ,莫言是必然要借助观察和内省, 设身处地的 将心比心 的理解才能做到的 .而要达到他作品 中的境地 ,这观察力、记忆力无疑是要非同寻常的, 这内省力 ,这人生体验是需要极其地丰富与深刻的. 特别是它需要作家不是发出自己一个人的声音, 只 以自己的眼光和观点来看待人物 、 事物 ,而必须依靠 个人才能的同时超越个人 视界 .如果只以自己 的声音、 以启蒙的独白来看待人物和世界,作家就不 能理解生命和世界的 对话 本质 .对这一点有些 论者也作了很好的描述 ,如葛红兵在 《直来直去》中 写道 : 五四 作家的启蒙语言是从西方借鉴的, 这从他 们语式的欧化上可以看出来, 这种语言上的欧化与精神 上的欧化即启蒙化完全一致. 比如说鲁迅对阿 Q的批 评, 在启蒙话语中, 阿 Q是没有地位的, 我们从阿 Q身 上看到的是愚昧、自欺、受骗等国民性的缺点. 这种遮 蔽的东西在莫言的《檀香刑》里被颠覆了过来. 比如赵 甲这个人物, 变成了一个充满了敬业精神的, 无论怎样 都要活下去的, 充满仪式感的人物. 他身上这种韧性是 来自民间的力量. 我认为这一点与莫言对语言体式的 选择有关.[ 5] 葛红兵的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莫言作品中人 物之间潜在的对话性关系.但将之归因为语言体式 的选择则有本末倒置之嫌, 因为莫言登上文坛从事 创作之初没有选择明显的民间语言体式之前就如此 构筑作品了,或者说即使选择了民间语言体式,也不 见得就能避免 启蒙式独白 的思想意识和构筑作 品的方式 .这一点与语言体式的选择没有直接的关 系, 正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与民间语言体 式没有直接关系一样.但这里关于作品中人物地 位、评价等的描述的确可以旁证莫言作品基于内在 的复调思维、 体认方式而对作品形态产生的影响和 导致的结果. 那么 , 作家要超越个人视界则必须有充分的主 体意识和生命主体精神, 即以生命或生命主体的意 识和态度出发去观察和想象、理解和尊重每个人物 而不仅仅是主要人物的生命存在的境况和他的肉体 与心灵一体的 、 真实生存的体验、感受、话语 、 表情及 行为 ,从而让每个人物展现出他的真实存在中的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