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王子梦丶 2019-07-06
2007年.

第5期 教学设计

47 离呢? 生:用滤纸试试看. (教师演示实验.) 师:从滤出的液体我们可以看出泥水中分散质 和分散剂已经分离了.有什么方法可以检验还有没 有淀粉和氯化钠? 生:用硝酸银溶液和碘水. (学生实验,,

在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碘 水.) '

师:这个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生:滤纸不能使胶体与溶液分离. 师:所以滤纸只相当于刚才我们画的筛子中的 大筛子.那么有没有一种筛子能使胶体的分散质与 离子、小分子分开呢?这种筛子有的,叫做半透 膜.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半透膜,比如鸡蛋内膜、羊 皮纸、动物肠衣、玻璃纸等是常见的半透膜,我们 来看一段录像. (学生观看渗析实验的录像.) 师:这种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里分离出的操作 叫做渗析.通过渗析可以净化、精制胶体.下面我 们将悬浊液、乳浊液、胶体和溶液的性质做一个比 较. 师:根据今天我们所学,来讨论一个问题 AgNO,和KI溶液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请大家按讲 义要求实验,并认真填写下表. 弋\叁gNo, \嬲\ O.01mol几0.1moI/L 0.5mol几魁\: O.OlmoⅥ. 0.1mol/L O.5mol,I, (实验完成后,师生共同分析现象,以及由此 产生的原因.) 师:这个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生:AgN03和KI溶液浓度不同产物可以不同, 如可生成AgI胶体、A舀沉淀.. 师:完整地讲,产物的凝聚状态不同.那么通 过这个实验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生:物质问的反应除与物质的本身性质有关 外.还与浓度等外界条件有关. 师:实验证明产物的聚集状态还与温度的高低 有关. 师:这个实验还能带给我们什么认识层面上的 启示吗? 生:事物的发展会从量变到质变. 师:讲得很好.今天的学习说明了物质的性质 还与物质的尺度密切相关.物质的尺度、层次不 同.可能它们的性质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石灰石的利用》说课稿 沙林祥 (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江苏兴化225700) 文章编号:1005―6629(20cr7)05埘47―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教材分析 1.1教材地位 本课为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五章第四 节.本课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生活中也 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如巧夺天工的溶洞、美 丽的珊瑚、圆润的珍珠、各种各样的贝壳等等.在 本节的学习中,学生既能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石灰 石的性质和用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进一步 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探究未知知识,并且为将 来学习盐的性质打下基础.所以,本节在教材中起 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节不可或缺的理论联系实 际的化学实践课.与本课有关的人文素材很多.如 于谦的《石灰吟》、火烧圆明园、虎门销烟、建筑 艺术、《天工开物》烧石灰图等等,充分挖掘和利 用这些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有机地渗透爱国主 义教育、美育和化学史教育,可起到 润物细无 声 的作用.因此,它也是一章很好的德育教材. 1.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石灰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 用,认识石灰石、大理石是重要的矿藏资源;

掌握 万方数据 化学教学 2007年.第5期 碳酸盐的检验方法;

知道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 钙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理解检验物质的依据和方法;

培 养动手实验、:总结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 物质在一定条件 下.可以相互转化 的观念:培养学生爱国、爱家 乡的情感和民族自尊感、自豪感. 1.3教学重难点 重点:石灰石的化学性质:碳酸盐的检验方 法: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相互转化的关 系. 难点: 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的 观点的建立. 2学法分析 新课程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着眼 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节的学 习对象石灰石在生活中是常见的.学生对石灰石与 稀盐酸的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 碳的反应等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咖上初三学 生大多是十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