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bingyan8 | 2019-07-06 |
12 .
20 书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 莫言 成了文学批评界的宠儿, 莫言评 论 成为这两年文学研究的热门 课题.
16 日下午, 莫言和
2008 年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与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 师生对话, 一位学生问他如何看 待批评的声音. 莫言很客气, 感 谢了文学界的关注, 说会从善如 流, 但也希望评论界不要再关注 他已经出版的作品了. 山大文学 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马兵告诉 齐鲁晚报记者. 在当天上午出席山东大学 第三期文学大讲堂时, 多数时候 看上去有点疲惫的莫言, 却在讲 述1988 年9月那场为他而开的 作品研讨会时, 表现出了难得的 兴奋. 彼时, 莫言只有
33 岁.
3 年 前的
1985 年, 他刚凭借 《透明的 红萝卜》 一举成名, 当文坛都在 震惊于一位文学天才的诞生时, 莫言又在
1986 年推出中篇小说 《红高粱》 . 此后, 莫言一直保持着旺盛 的创作力.
1988 年初, 他推出长 篇小说 《天堂蒜薹之歌》 , 这部作 品日后得到著名汉学家葛浩文 的青睐, 直接促使后者决定将莫 言推向世界. 文学批评界也注意 到了这位青年作家.1988 年9月, 国内
50 多位专家、 学者聚首 莫言老家高密, 召开莫言作品研 讨会. 当然, 会议也少不了主角 莫言.
16 日上午, 莫言挥舞右手, 微笑着回忆: 那个时候我33岁, 正是人生好年华. 研讨会开得热闹, 但在与会 的贺立华教授眼里, 莫言如他的 笔名一样, 多数时候只是认真听 取专家的评论和建议, 并不作声. 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至今记得当 时莫言和批评家之间展开的热烈 互动, 白天讲我们对他的看法和 理解, 晚上我们听他讲, 讲他自己 的人生经验, 讲他怎么挨饿, 讲他 怎么偷看闲书, 讲他怎么四处打 零工, 讲他怎么到部队. 研讨会开了
3 天, 预算
5000 多元钱, 这笔 巨款 让莫言和组 织者愁得抓耳挠腮, 最后是莫言 找到高密一位领导, 请他出面才 解决了经费问题. 现在,别说5000 元,
5 万元也不算是一个问 题. 已是诺贝尔奖得主的莫言再 也不用为研讨会的经费犯难, 但 当年研讨会热烈的气氛只能成 为回忆了. 会议的诸多场景现在 仍时不时在他的脑海中 活灵活 现 : 大家并不是都在表扬, 也有 很多人批评, 而且有很多人提 出了尖锐的批评 . 让莫言印象 深刻的是一位老批评家, 他对莫 言提出了 非常尖锐的批评 , 被 批评的莫言不觉得这是冒犯, 也 没有视之为对他作品的亵渎. 相反, 他 认为这种批评非常有价 值 . 在他看来, 只有在一个受 尊重的、 具有学术氛围的研讨会 上, 大家才可以讲出一系列很真 诚的话 . 研讨会结束后, 《文史哲》 杂志刊发了 莫言创作研讨会综述 , 从中可见当时与会者的各 种 辣评 . 有与会者从文化的角 度, 批评了莫言的 祖宗崇拜 意识,认为 祖宗崇拜 情结的升华, 虽然赋予了莫言小说独特的 情韵和魅力, 但把它当作自己独 特的救世良方, 却表现了莫言在 文化选择上的偏颇. 现在的批评生态和以前不 一样了. 马兵感慨, 文学批评早 已被 人情文化 、 圈子文化 侵蚀. 一个让马兵感到不大能理解 的现象是, 多数文学批评家只要 谈起当代文学的状况, 几乎都说 不满意, 批评当代文学缺乏优 秀作品, 赶不上外国文学和现代 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