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ddzhikoi 2019-07-06
第16 卷第

3 期2010 年9月地质力学学报JOURNAL OF GEOMECHANICS Vol.

16 No.

3 Sep.

2010 文章编号: 1006-

6616 (2010) 03- 0271-

10 收稿日期: 2009- 11-

05 基金项目: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BK2008584) . 作者简介: 李亚辉 (1970 - ) ,男,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盆地分析与构造地质学的研究与管理工作. 下扬子区海相中、古生界地质结构分区 及其油气勘探选区意义 李亚辉,段宏亮,谈迎(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江苏 扬州 225009) 摘要: 基于对下扬子区海相中、古生界构造及沉积沉降特征的研究,以影响和反 映构造稳定及晚期生烃的基底性质、构造变形特征、印支面埋深、沉积沉降中心迁 移特征等为依据,将下扬子区划分为

5 个一级、17 个二级地质结构区.以构造稳 定、有效保存及晚期生烃、晚期成藏等为评价标准,综合评价南黄海中部晚期隆起 稳定区 (Ⅰ2 )、江都―东台―南黄海南部晚期沉降深冲断区 ( Ⅰ3 )、泰兴―海安 晚期沉降深冲断区 (Ⅱ1 )、南通―南黄海南部晚期沉降浅推覆区 ( Ⅱ2 ) 及太湖晚 期沉降浅推覆区 (Ⅱ4 ) 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有利区;

南黄海北部晚期沉降深冲断 区(Ⅰ1 )、江都―东台―南黄海南部晚期沉降深冲断区 ( Ⅰ3 )、滨海―大丰晚期 沉降深下古卷入区 ( Ⅰ4 ) 和泰兴―海安晚期沉降深冲断区 ( Ⅱ1 ) 为上古生界油 气勘探有利区;

南黄海北部晚期沉降深冲断区 ( Ⅰ1 )、滨海―大丰晚期沉降深下 古卷入区 (Ⅰ4 )、金湖―高邮晚期沉降深下古卷入区 ( Ⅰ5 ) 及泰兴―海安晚期沉 降深冲断区 (Ⅱ1 ) 为古潜山油气勘探有利区.研究对于该区海相中古生界勘探选 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地质结构;

构造变形;

沉积沉降中心;

海相中、古生界;

油气勘探选区;

下扬子区 中图分类号: TE121.

2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下扬子区位于扬子板块东北缘,该区自晚震旦世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和叠 加[1] ,形成了具有不同地质结构类型的叠合盆地 [ 2] .多年的研究和勘探实践证实,该区海 相中、古生界在地史 上 曾经 发生过大规模的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成藏的过程[3] ,但印支―中燕山期构造运动对油气藏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强烈 [ 4] ,近年来已发现的来自古生界烃 源岩的油气多与晚燕山―喜马拉雅期沉降引起的晚期生烃、晚期成藏有关 [ 4, 5] .构造稳定、 有效保存及晚期生烃、晚期成藏已成为该区海相中、古生界勘探选区的首要条件 [ 6, 7] ,以反 映构造变形为主的构造分区已难以满足区带评价及勘探选区的要求.本文结合地质露头及最 地质力学学报2010 新的地球物理解释资料,以基底性质、构造变形和沉积沉降等为依据开展了地质结构分区研 究,以期为该区海相中、古生界区带评价及油气勘探选区提供依据.

1 地质结构分区原则与依据 1.

1 地质结构分区原则 一级结构单元划分的原则与构造单元划分原则一致,主要以反映或控制构造稳定性的基 底性质、区域构造变形、构造展布及构造演化特征为主.二级结构单元划分原则主要以地层 组合为主,包括沉降期、印支面埋深等.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将沉降期及印支面埋深纳入 分区原则,是因为沉降中心的迁移决定了生烃层纵向、横向上的演化序列,与印支面埋深一 起控制晚期生烃的范围和强度.实验模拟表明,印支面埋深大于 3000m 是海相中、上古生 界烃源岩晚期生烃的门限深度;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