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ddzhikoi | 2019-07-06 |
1 Section across Yinpingshan area in Chaohu City,showing Lower Paleozoic-involved structure 志留系滑脱型 (包括龙潭组及青龙组滑脱型) 构造滑脱层以志留系高家边组泥页岩为 主,局部地区为二叠系龙潭组含煤泥页岩及下三叠统青龙组泥岩;
构造变形的主体层位仅限 于志留系―中三叠统.该类构造的特点是上、下古生界构造变形不协调.上古生界构造变形 强烈,由一系列浅陡深缓、聚敛于主滑脱面的断层、紧闭―倒转褶皱和由多个叠序或倒序地 层序列组成的褶皱片体及堆垛构造组成 [ 12] ( 见图 2).下古生界地层保存全,且层序正常, 构造变形相对较弱,一般形成宽缓褶皱,因此,是下古生界内幕油气勘探的有利区.茅山、 宜兴―长兴、苏州―湖州及无锡―江阴―常熟地区滑脱推覆构造均属此种类型构造,南黄海 盆地中部隆起也发育此类构造样式. 简单冲断型构造变形的主体层位以上古生界为主,局部地区有下古生界卷入.褶皱作用 较弱,主要以冲断作用为主,地层层序全且正常 (见图 3a).主要见于南黄海盆地北部凹陷 及苏北盆地东部黄桥、海安地区. 稳定型构造形变最弱,古生界保存状况良好,地层层序连续且正常;
地震资料品质一般 相对较好,上古生界内幕标志层特征明显,反射连续稳定,且可追踪识别 (见图 3b),是海 相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的有利区.此种类型主要在研究区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区发育. 综合上述分析,下扬子区构造变形具有纵向分层性及横向分带、分块性特征.具体表现 在,自北西、南东向沿江对冲带,自西向东,构造变形依次由基底卷入型向下古卷入型、志 留系滑脱型、冲断型转变,最终在南黄海中央结晶基底之上的中部隆起区转变为稳定型.反 映苏北盆地东部―南黄海中部隆起区构造变形弱、稳定性强,有利于油气保存.
3 7
2 地质力学学报2010 图2志留系滑脱型构造 Fig.
2 A map showing Silurian sliding structures 图3冲断型和稳定型构造剖面图 Fig.
3 Profile sections showing the thrust structure and stable structure
4 7
2 第2期李亚辉等: 下扬子区海相中、古生界地质结构分区及其油气勘探选区意义 1. 3.
3 印支面埋深 印支面埋深是晚燕山运动以来沉积、构造运动的叠加结果 ( 研究区印支面与燕山面多 重叠为一个面),对于界定海相中、古生界烃源岩晚期生烃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 6] .结合露 头、钻井、地震及重磁资料编制了下扬子区印支面埋深图 ( 见图 4).图中显示,安徽 ( 除 天长地区外)、江苏南部及滨海以北、南黄海中部隆起及勿南沙隆起等地区印支面埋深均小 于3000m,反映晚期 (晚白垩世以来) 沉降幅度较小;
埋深最大的地区位于江苏北部滨海 ―大丰、高邮―金湖、东台―海安地区及南黄海北部凹陷和南部凹陷,埋深多大于 3000m, 局部地区大于 5000m,属晚期生烃有利区域. 图4下扬子区印支面埋深图 Fig.
4 A map showing depth of Indo-surface in Lower Yangzi region 1. 3.
4 沉积、沉降中心迁移特征 晚震旦世以来,下扬子区发育早 (加里东期)、中(印支晚期―早燕山期)、晚(晚燕 山―喜马拉雅期)
3 个大的沉积沉降中心,依次为下古生界强沉降带、陆相沿江前陆强沉降 带及陆相上白垩统及第三系强沉降带.加里东期沉积、沉降中心主要位于石台―宁国―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