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匕趟臃39 | 2019-07-09 |
10 万吨以上, 其中 90% 为食盐. 如此大量货物的转 运, 使邓关成为富顺乃至川南地区最重要的水陆 码头. 三线建设时期, 国家把包括原化工部晨光化 工研究院在内的一批重要企业布局在这里, 就是 看中了两水交汇的水运与水源. 上世纪
六、 七十年代, 随着内昆铁路内江至宜 宾段的建成, 以及几条公路的先后通车, 釜溪河的 航运作用渐渐丧失. 如今, 曾经繁忙的邓关码头, 已经没了货船的身影, 只有一些小小的打鱼船, 还 漂荡在布满水草的江面. 插向大地深处的竹子 简单的工具和人力, 要将坚硬的 岩石钻出碗口大小、 深达数百米乃至 上千米的深井, 需要的是绳锯木断、 水滴石穿的持久耐心, 以及耐心之后 雄厚资本的支撑 雪白的食盐被盛进竹制的盐包送上歪脑壳船 之前, 它们原本是潜藏于大地深处的高浓度卤水. 如同那只丛林中的小鹿和那个叫梅泽的猎人品尝 过的那样, 卤水又咸又苦. 又咸又苦的卤水从大地 深处汲取出来后, 就进入了制盐程序. 起初, 制盐工艺很简单, 只要把卤水盛进盐 锅, 熬干结晶成盐就行. 但这样生产出的盐色泽偏 黄, 味道偏苦. 后来, 经过不断改进, 终于形成了一 套完善的工艺, 生产的食盐不仅色泽洁白, 而且滋 味纯正. 众所周知, 以来源划分, 食盐可以分为海盐、 池 盐和井盐三种. 海盐也就是傍海煮盐, 只需把海水 煮干, 就能获得粗糙的盐巴;
池盐产于内陆盐湖, 开 采也较为方便. 唯有井盐, 必须艰难地凿井汲卤. 中国井盐开采的源头, 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 据载, 最早开采井盐的人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也 就是那位修建都江堰, 从而造就了 水旱从人, 不 知饥馑 的天府之国的著名水利专家. 与修建都江 堰相比, 发明井盐开采毫不逊色, 甚至更为重要. 因为, 这是一项影响了人类此后生产生活进程, 进 而改变了地球面貌的伟大发明: 正是以井盐开采 技术为蓝本, 才有了近现代的石油开采, 人类才得 以进入以汽车、 飞机为标志的后工业时代.
1835 年的一天, 富顺西北一座叫阮家坝的小 山下, 一口幽深的盐井里, 黑色的卤水源源不断地 喷涌而出. 又一口盐井大功告成. 在场的人们无不 失声尖叫, 欢呼雀跃. 尤其是那些凿井的工匠们, 更是激动万分. 因为, 为了凿出卤水, 他们整整工 作了
3 年. 一直到
180 多年后的今天, 这口古老的盐井 依旧还在生产, 还在向我们奉献洁白的盐巴. 它的 名字叫龊>. 不过, 那些衣衫破旧的工匠, 他们不可能知道 的是, 他们用
3 年时间打出的这口井, 如果按西方 的长度单位计算, 已经深达 1001.42 米. 他们同样不可能知道的是, 他们
3 年的努力, 不仅让地下的卤水喷涌了
180 多年, 而且一不小 心就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 这是我们星球上第一 口超过千米的深井. 与之相比, 当时西方国家的钻井技术远逊中 国.
1838 年, 美国打成
120 口井, 平均深度只有
110 米;
直到龊>涑
10 年后, 西方钻井的最 深纪录也只有龊>囊话:
518 米. 如此卓越的钻井技术, 《中国钻探科学技术 史》 总结说, 清代井盐钻井技术、 深钻井技术在自 贡地区获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 它被国内外学术 界誉为 '
现代钻井之先河'
, 无愧誉称为中国的第五 大发明. 富顺井盐开采史上, 从古代直到上世纪初, 开 凿盐井的方法都十分原始, 称为冲击式顿钻法. 即 用一种形如米舂的设备, 利用杠杆原理, 把钻头固 定在竹制的碓头上, 人力踏动碓梢, 带动钻头顿击 将岩石粉碎. 简单的工具和人力, 要将坚硬的岩石钻出碗 口大小、 深达数百米乃至上千米的深井, 需要的是 绳锯木断、 水滴石穿的持久耐心, 以及耐心之后雄 厚资本的支撑. 富顺地处川南, 气候温暖湿润, 适合竹类生 长. 多年摸索中, 价格低廉的各类竹子成为井盐业 的重要原材料. 钻井时, 一根接一根的竹子嵌套着钻头深入 千米以下的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