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过于眷恋 2019-07-10
3

6 张天翼小说语言特色漫谈 汪青梅 在本体论的意义上,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因而, 作为文学 表达的载体和手段, 语言的使用既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的格 局和面貌, 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的风格和特征.

由此, 我们称一名成功的小说家为语言艺术的大师大抵不为过, 在 群星闪耀、 名家辈出的中国现代文学30年中, 可以开列出一串 长长的名单来表彰他们, 张天翼无疑是其中一位应当引起我 们足够重视的作家. 张天翼小说语言最为鲜明的特色, 就其作品创作的年代 来讲, 首先表现在其语言素材的丰富性――大量地使用民间 语言, 显得新颖独特. 与张天翼同属湖南湘乡人的蒋牧良称张 天翼 运用各式各样的语言, 描写各式各样的人物和生活 . ( 《张天翼研究资料》 , 第52页) 一般而言, 一位作家让某些人群或者某种地域的语言进 入文学创作, 这种语言通常都出自作家自身长期居留于此以 致特别熟悉的生活环境, 例如众所周知的老舍 京味 小说. 而 在张天翼, 却有不同的具体情形. 张天翼青少年时随父母四处 搬迁流寓, 也因此在湘乡话之外, 还熟练地习得杭州话、 北平 话、 扬州话和四川话等多地方言. 如果说, 这仅是丰富的人生 经历加上张天翼过人的语言天赋使然的话, 那么, 能够做到将 庞杂丰富的 大众语 引入作品, 则就需要有意识的主动学习 和积累. 张天翼在 《创作的故事》 这篇短文中谈到自己的创作 经历, 在多方面积极尝试之后, 他 开始试着要把人们嘴里说 得出的话写到纸上去 , 为此, 他开始 去注意人们的谈话 , 发现 一般人嘴里未必个个都说得像文章里写的那么漂亮, 那么 合文法 , 他还发现, 人们日常的言谈中还 常有些可笑的口头 语 , 这样的发现和体会让他笃定 我既然想写现实世界里的 真正的事, 就得用真正的话, 并且叫大家看得懂 . 据 《张天翼 生平和文学活动年表》 记载, 早在1929年, 张天翼24岁时就在 都市中广泛接触到中流社会和下层民众的生活, 认识了许多 小商人、 小手工业者、 小学教师、 工人、 车夫、 女工、 学徒、 失业 者等等, 同时注意观察他们生活的情形、 留心和听取他们生活 的故事, 甚至还同他们交谈. 实际上, 除了对语言较为敏感的天赋能力之外, 张天翼的 生活和学习经历中, 其实早就为他语言材料的丰厚积累和深 刻感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天翼传略》 显示, 1920年张天翼 毕业于杭县县立高等小学校, 随后考入杭州宗文中学, 在上学 期间他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小说, 如 《说岳》 《杨家将》 《西游 记》 《三国演义》 《水浒传》 《儒林外史》 等, 还有外国童话以及林 译外国小说和鸳鸯蝴蝶派作品. 此外, 张天翼的母亲还不时声 情并茂地给子女们讲故事. 并且,

1926 年21 岁的张天翼考入 北京大学预科, 在听课之外, 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新出版的各 种中外文艺书籍和报刊杂志, 因为从小熟读英语, 所以他在这 个时期读了许多英文版的外国名著. 老托尔斯泰、 高尔基等作 家的作品英文版也在张天翼的熟读之列. 可见, 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张天翼接触到社会中下层民众 复杂的生活情形, 而语言上的禀赋和主动学习积累又使他储 备了丰富的语言材料, 于是,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张天 翼的小说题材和小说语言都空前丰富多彩. 尤其是张天翼较 为自觉地吸收广大中下层民众的语言, 丰富和充实了 五四 以来文坛语言的格局, 而这对于刚刚经历过轰轰烈烈的文学 革命, 力行以白话取代文言, 正积极探求成长壮大之路的中国 新文学而言, 无疑是一股清新刚健的风. 当然, 这在张天翼作 品面世不久就广受注意、 饱受赞誉了. 张天翼小说语言的另一引人注目之处, 莫过于其人物语 言的诸多可圈可点之处. 早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