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wl西瓜xym | 2019-07-10 |
30 日,小月
29 日,每月以月相为起迄, 朔为始,望为中,晦为终.农历年的平均值 大约少回归年 (长365.2422 日)
10 日21 时. 这样,需三年一闰,五年再闰,十九年七闰, 闰年十三个月全年
384 或385 日.我国古代 科学家早就提出了
391 年中设
144 个闰月的 方法. 随著历法的逐渐精密,安置闰月的方法 也有了新规定,秦代以前,是把闰月放在一 年的未尾,叫做「十三月」 .汉初把闰月放 在九月之后,叫做「后九月」 .到了汉武帝 太初元年,把闰月分布在一年之中,并颁行 《太初历》 ,规定把不含中气的月份作为闰 月,这个置闰规则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四季的形成 地球,周围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包围著, 我们就居住在这大气层的底部.而在这大气 层中,有晴阴冷暖、风雨雷电、雾露霜雪等 各种天气和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都和人们 的生活有著密切的关系.深冬时候,北国大 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乾冷的西北风直吹 的人们手脚冻裂,一场风雪顷刻之间就把周 围变成了白茫茫的冰雪世界,给人们带来乐 趣,但也会给生活带来种种困难 . 冬去春来, 芳草嫩绿,杜燕翻飞,大地铺满了绿油油的 麦苗、金黄色油菜花,加上明媚阳光,充满 著无限生机.夏令时节,烈日当空,暑气逼 人,热风豪雨,枝茂叶盛,一派繁荣景象. 炎夏一过,秋风送爽,天高云清,气候宜人, 每当寒霜初凝大地,漫山枫叶红似二月花, 黄澄澄的稻谷堆满场院,成熟的水果散著甜 香,更加深了秋色美景.这四季交替的风光 景物,是有规律的自然现象.而这四季是怎 麽形成呢: 地球每
365 日5时48 分45~46 秒绕 太阳公转一周,称为一年;
同时地球本身每
24 小时自转一圈,也就是一天,它的旋转轴 和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面有 66.5°的交角, 公转过程中有半年是北半球离太阳近些,有 半年是南半球离太阳近些.我们居住的北半 球,夏至时太阳直射在北纬23.5°的纬圈上, 冬至时太阳直射在南纬 23.5°的纬圈上,其 它时候,太阳直射在这二个纬度带之间,春 分和秋分,太阳二次过赤道天顶,直射在赤 道上,所以地球公转一周,太阳直射的位置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一个来回,世界各 地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会随之出现有规律 的变化,这就形成了有规律的季节交替. 而用法也有所不同,天文学上以春分、 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开始.而风俗 习惯则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 的开端.又以
1、
2、3 月为春季,分别称为 孟春、仲春、季春,或称始春、早春、暮春,
4、
5、6 月为夏季,
7、
8、9 月为秋季,
10、
11、12 月为冬季.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实践中,逐步认识并 掌握了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之间关系,而这 二十四节气正是经验结晶品.地球公转轨道 的圆周是 360° , 每转过 15° , 定为一个节气、 每个节气相隔
15 日左右,全年恰好二十四 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 节气,是指一年之中气候寒暑的变化, 每个节气名称都分别代表或反映出它的不 同意义,古代农民把它当作农务稼穑的标准 时钟,从中凭个人直觉亦可得知天时和物候 变更的大概,此乃我国古代历法家独家之创 作,非任何国家的历法所能及.有谓节气的 功用可包含阳历或优胜於阳历,尤其在我国 以前使用农历的日期,与季候变化无一定关 系,必须靠著二十四节气来补救,使得农作 物与季节变化不致於脱节,所以说节气对於 农业社会的农民而言,实与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大事息息相关,亦是生活起居不 可或缺的准则. 节气在我国华中较为应验,秦汉时代前 后,领域大部分地处黄河流域,气候相差有 限,以二十四节气代表节候尚不至有太大差 误.后因幅员扩大,南北相距约三千公里, 满蒙地区自农历十月至四月均属寒季,华南 地区,包括台湾地区,处於亚热带气候,除 高山外,终年不见霜雪.如黑龙江的瑷珲与 广东的高临,全年平均气温相差至摄氏三十 九度之多,气候相差如此之甚,农作物与节 候关系自无相同一致之标准,且气候产物, 因地而异,自不能一概用节气来应验. 我国以农立国,自古代代相传,至今还 不能随时代更新的一句俗语 : 「种田无定例, 全靠著节气.」即使是当代的农民,对於节 气仍然是相当重视.亦是生活起居不可或缺 的准则. 古代人们注意到一年四季中,在不同季 节所见到中午时太阳的位置,其仰角的高低 并不相同,人们在地上竖立一根竹竿,根 全年观测的结果发现,夏季时其阴影似乎较 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