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南门路口 | 2019-07-11 |
166 中学校长王蕾,带来关于完善中小学命名管理的建 议,缘由是北京市很多中小学都以数字命名,或者名字 特别长,缺少文化内涵.
关于中小学校以数字命名现 象,不独北京才有,此话题因此引发关注.
2019 年1月16 日 星期三 理论评论部责编 主编:许琨 编辑:孙鹏远 美编:岑泓蓉 值班
电话:0771-5690640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 @桂海时评
6 评论 有关中小学校的命名规范问题, 多年 前国家教育部门就有明确规定.而因中 小学以数字命名或者名字特别长便认为 不妥, 此观点乍一听觉得有点新鲜, 仔细 一想, 却发现经不起推敲. 从教育部门的命名规范来看, 北京市 乃至全国中小学以数字序号命名或者学 校名字较长, 主要是为了准确反映学校的 办学层级或者统一使用当地序号.通过 数字序号给中小学校命名在我国延续了 几十年, 已成为一种传统, 甚至可以说, 变 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 从多年实践来看, 数字命名更为简洁 方便, 让人们通过校名, 就可以大致了解 该学校的基本信息.这种命名方式, 还有 助于抹平不同学校因条件差异造成的心 理落差, 营造更为公平的教育环境, 同时 也便于教育部门的监督管理与协调. 一所学校的文化内涵, 并非通过校名 就能够体现, 而是要通过学校优质的教育 理念、 教学方式和成果来体现.不管学校 名称如何, 只要能培养出优质的人才, 其 美名 就会口碑相传.反之, 即便拥有一 个风雅的校名, 如果教学质量低劣, 恐怕 只能给人以名不副实的印象, 更会让人觉 得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 我国学生在小学度过的时光是
6 年, 在中学也达
6 年.任何一个小学中学的名 字, 长也罢、 短也罢, 用数字序号命名也罢, 名字更有文化内涵也罢, 对每一位与之相 伴年少时光的学子来说, 都是一种珍贵回 忆.如果现在硬要以 缺少文化内涵 等理 由, 大规模更改重置学校名字, 对大多数人 来说, 意味着切断了其回忆和怀念, 无法找 到自己的母校, 无论从个人心理上还是社 会管理上, 都不可接受. 校名如人名, 风格当以简洁为主, 叫起 来响亮顺口, 也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比如, 一个家族有很多孩子, 起名时 就从王老大、 王老
二、 王老三一直排到王 老N, 如此没内涵的起名, 肯定会招致公 众嘲笑.在不少城市, 中小学校常见的数 字化命名法也如这般, 同样显得文化含量 不足.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近代著名教育家 陶行知先生在南京北郊劳山脚下, 创办了 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 八年抗战期间又 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 两个校名里皆包含 了他改造社会的理想和期望. 晓庄 意在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 如 日出破晓;
育才 , 主要是在抗战时期精心 培育难童中的人才幼苗, 为国蓄备发展建设 之才.不难想象, 如果陶行知先生最初把晓 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和育才学校都命名为 43学校 205小学 , 人们还能从校名上读 到多少文化意蕴与教育者的期望?那些入 校的青少年们, 又会树起怎样的人生理想? 孔子云: 名不正, 则言不顺.古人对人 之名字相当讲究, 在取名时十分慎重.人 名如此, 校名亦然.学校校名不是一个简 单的符号标签.对莘莘学子来说, 它是成 长记忆里不可或缺的怀念与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