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AA003 | 2019-07-12 |
3 是经不起分析, 因为它经常是要去掩饰某些现实的 ,因此是一种策略性 话语 ,要去进行动员的.例如
50 、
60 年代冷战时期谈的和平共存, 它掩 饰的是随时都有可能的全世界毁灭在核子战争之下;
全球化掩饰的则 是它是以美国为主导意象的一个发展倾向;
台湾的大学里头有追求卓 越,但是事实上这个卓越掩饰的是追求庸俗化的与美国接轨的学术量 产;
其他常听到的修辞还有命运共同体 、 双赢 ……等等 .我来北京这一 个月来常常听到和谐社会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修辞了, 这可能是我这半 年里头要去体会的一件事 ,但我直观觉得这也是修辞吧 . 从最早发展出多元文化论这整个一套话语的北美语境来看的话 , 它是
90 年代初才大量进入学术市场以及日常话语, 而且声势非常大 , 它的出现 ,其实是跟
70 年代末80 年代以来 ,整个所谓对差异的崇拜以 及所谓承认政治的这样一个新风潮或文化转向有密切的关系;
同时这 也与早在
70 年代就出现的政治正确转向有密切的关系.多元文化这 个概念会在美国出现其实有它的脉络, 原来美国这个国家 ,在伦理上 、 政治上 、 道德上最大的一个痛处就是黑白问题 .到80 年代末, 多元文 化这个词事实上是被用在一个新的语境之下去处理黑白问题.黑白问 题在
90 年代不能够再用二分法、二元对立的架构去再现, 因为整个语 境都转移了嘛.之前 ,好比我
80 年代中在美国读书的时候 ,谈黑白, 谈 美国种族问题, 常用 多数 与 少数 这样一个抽象且隐晦的说法 ,有时 候直接用黑人与白人.当然在更早,
60 年代以前 , 种族问题还并没有 被问题化 ,都说美国是一个文化熔炉嘛 ,所有的人都可以在里面被熔起 来.德国人、 芬兰人 、 甚至俄罗斯人都可以熔 ,但最后黑人没办法熔, 所 以黑白问题一直是美国这样一个自诩为古典移民国家的整个国家自我 意识的理论中的最大矛盾之处 .到了
90 年代,也还是得要去面对与解 决这个问题, 多元文化 是在一个后结构主义文化转向与政治正确转 向的大氛围之下 ,尝试用一个新的语汇去处理老问题. 然后美国
80 年代以来兴起的社群主义其实在知识上头跟在政治 上头和多元文化论是亦步亦趋的 ,例如查尔斯・泰勒, 他本身既是一个 社群主义者 ,同时也是一个首要的多元文化论者.多元文化论其实跟 北美的社群主义共享一个原则 ,就是歌颂差异性与多元性 .自我封闭 在美国这样一个民族国家的宪政架构下, 去谈这里头公民群体之间的 相互承认跟相互包容 ,然后去歌颂这般的文化多样性 .所以在多元文 化的大氛围之下 ,出现了很多新的关于种族或族群的称谓, 纠正了过去
67 论文 多元文化 的修辞 、政治和理论 对这些被指者的轻蔑话语.在这个话语转变里头 ,最有象征意义的转 变就是,
80 年代我在美国的时候 ,美国白人说黑人就是说 black , 这原 来也大多已经没有歧视意涵了, 但现在在某些场合讲 black ,就像人们 说上茅房一样, 有点刺耳, 现在同样的指涉要转换成非裔美人( Afro - American) ,就好像改说用化妆间比较文明是一个意思 .这是一个政治 正确的话语转变 . 美国是由很多种族群 、 种族构成的一个文化上存在差异但大家又 相互承认的一个平等的、多元的地景 这是美式多元文化论者所期 许的 ,虽然也会批评 ,但他们心目中还是认为美国其实也比较接近这样 一个状况 .我这样叙述的口气好像带了一些讽刺 ,大家觉得说我一定 是完全否定多元文化论者的讲法, 但其实并不然, 我觉得它还是有它的 一些合理性,例如对比于它之前的那种完全反事实的, 说美国是一个民 族熔炉的说法, 我觉得它至少还敢面对这样一个事实: 熔不了嘛, 至少 有些东西一直还没有 ,而且以后也很难被熔在一块儿 .我认为它是挑 战了过去以盎格鲁-撒克逊种族为主体的民族熔炉霸权文化.在那种 霸权文化里头, 人们不会谈到多元文化这个概念, 要谈一定是谈融合 , 谈同化.那现在呢? 这些弱势者包括犹太裔美人 、 非裔美人 ,多元文化 给了他们一些修辞的力量 ,让他们比较能够有一个身份的基础去要求 被承认,反对歧视 这是它的好处.我们历史地看多元文化论 ,它的 确比以前那样一种民族大熔炉的迷思要进步.但是呢, 它是否仍然是 一个修辞呢 ? 要确切回答这个问题, 就必得要经过现实检测.我一向 相信对任何的概念或价值的评量, 都必须要做一个基本的功夫, 就是要 去考量这些价值在现实上头到底如何被施行 ? 这些价值能够被成功实 行的机会是怎样的? 我在这边有两个主题的现实检测, 一个是关于种 族,一个是关于流移劳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