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梦三石 2019-07-14
一个上午真的见不到一个年轻人.

在延安中路模范 的乐龄站点,62 岁的 营业员 忻宏光侍弄着筐里的蔬菜说. 这位特殊的营业员,每周

二、

四、六的早晨来此,不仅负 责结账收钱,更重要的是拿自己的手机帮常客下订单. 你不 来这里待着,不会知道老年人适应新东西有多难. 忻宏光为 同龄人 辩护 . 他口中的 新东西 ,是去年

6 月起南京西路街道和上海 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助老生鲜平台 到家 好菜 . 这项创举的服务目标明确且专一:社区老年人群.街道 目前共有

3 处提货站点,设在社区里的乐龄助老服务站. 但这直接导致顾客规模极小:每处站点,仅有不到百人 规模的顾客,统共而言,不过

300 人以内. 我困惑于这个助老平台的悖论―― ―在各家生鲜电商巨 头争夺社区菜篮子的当下, 如何让一群远离电商的老年人, 仍旧要通过手机应用来买菜? 采访多日, 我发觉这是一个非典型的线上买菜故事.因为,开发者的理想目标终究没有达到. 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群奋力追赶智能科技的 落后者 缩影,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老年人 触网 历程. 习惯 转账数额远低于现金 来了,车子来了! 人群忽然一阵雀跃,拖着小推车的十 余位老人向前迎去.

5 月30 日上午

7 时15 分, 到家好菜 运送蔬菜的卡车 一路倒车开进模范.因为弄堂太窄,若是正常驶入,倒车出 来异常麻烦. 忻宏光在一旁指挥交通, 倒,再倒…… 菜品被一一卸 下,乍一看,阵势和一个平价蔬菜流动摊无异.只不过,十几 个塑料筐里放着的是已经打包称重标价的蔬菜,可供现场交 易;

一旁还有十多个大袋子装着各色生鲜,小塑料袋上写明 预订者名字和电话. 这个红米苋很糯的,你也来一点! 你看这个茭白样子 多好…… 老人们相互推荐,颇有感召力.

3 元、6 元、12 元…… 众人现场结账时,忻宏光很有节 奏感地口算. 忻宏光是这群买菜老人中的 新潮人 :他出门付钱用二 维码,多个网购平台都有账号,甚至在外卖平台刚兴起时,还 兼职踩着自行车做过送餐员. 忻宏光也是这个手机平台的老主顾,后来站点负责人看 中他退休前在粮油商店当售货员的经验和熟练的线上购物 技能,聘请他成了兼职销售员.

61 岁的席家生是骑着自行车来买菜的,虽然只有几步路 距离,但由于买的菜多,用车子才能一次性驮完.到站点买 菜,他和爱人一直分工合作:前一天爱人负责手机下订单,后 一天他负责来领菜.直到现在,席家生的爱人也是夫妇中唯 一掌握手机买菜 核心技术 的. 若在线上预订超过

100 元商品,可免费送货到家,席家 生却很少享用这个福利.他说: 买菜就是个习惯,一天不来 这里就觉得有事情没做. 在模范站点设立前, 他每天都要遛弯去多家菜场、超市,比价买菜;

如今时间富余了,他就请女儿代劳报名参加了 周二上午老年大学的保健养生课程. 老年人究竟能否享受互联网大潮带来的便利? 采访中, 我不时看到老人慢吞吞点按手机查看订单,或是反复向营业 员确认菜金是否转账成功. 忻宏光早上

10 时收摊, 接下来的任务是数人民币―― ― 站点依旧接受老人支付的纸币和硬币. 站点运行一年至今,每天微信、支付宝的转账数额仍然 远低于现场收取的现金量. 心态 低价、看实物,至关重要 在忻宏光记忆里, 模范站点生意最好时是去年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