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Q215851406 | 2019-07-16 |
(二)大力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1.加快实施 节能暖房 工程.以围护结构、供热计量、管网热平衡改造为重点,大力推 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 十二五 期间完成改造
4 亿平方米以 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超额完成任务. 2.积极推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开展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空调、 采暖、 通风、 照明、热水等用能系统的节能改造,提高用能效率和管理水平.鼓励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 行改造,对项目按节能量予以奖励.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示范,继续推行 节约型 高等学校 建设. 十二五 期间,完成公共建筑改造
6000 万平方米,公共机构办公建筑改 造6000 万平方米. 3.开展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试点.以建筑门窗、外遮阳、自然通风 等为重点,在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进行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试点,探索适宜的改造模式和技 术路线. 十二五 期间,完成改造
5000 万平方米以上. 4.创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机制. 做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调查和统计工作, 制定具体 改造规划.在旧城区综合改造、城市市容整治、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中,有条件的地区要同步开 展节能改造.制定改造方案要充分听取有关各方面的意见,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 监督权.在条件许可并征得业主同意的前提下,研究采用加层改造、扩容改造等方式进行节能 改造.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减少扰民,积极推行工业化和标准化施工.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严 格落实工程建设责任制,严把规划、设计、施工、材料等关口,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和效益. 节能改造工程完工后,应进行建筑能效测评,对达不到要求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加强宣传, 充分调动居民对节能改造的积极性.
(三)开展城镇供热系统改造. 实施北方采暖地区城镇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提高热源效率和管网保温性能,优化系统调 节能力,改善管网热平衡.撤并低能效、高污染的供热燃煤小锅炉,因地制宜地推广热电联产、 高效锅炉、工业废热利用等供热技术.推广 吸收式热泵 和 吸收式换热 技术,提高集中 供热管网的输送能力. 开展城市老旧供热管网系统改造, 减少管网热损失, 降低循环水泵电耗.
(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积极推动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太阳能资源适宜 地区应在
2015 年前出台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的强制性推广政策及技术标准,普及太阳能热 水利用,积极推进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研究完善建筑光伏发电上网政策,加快微电网技术研发 和工程示范,稳步推进太阳能光伏在建筑上的应用.合理开发浅层地热能.财政部、住房城乡 建设部研究确定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适宜推广地区名单. 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地区 示范,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集中连片推广,到2015 年末,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
25 亿平方米,示范地区建筑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建筑能耗总量的比例达到 10%以上.
(五)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管理. 加强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耗公示工作,推行能耗分项计量和实时监控,推 进公共建筑节能、节水监管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的公共机构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和能耗定额管 理制度, 加强能耗监测和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加强监管平台建设统筹协调, 实现监测数据共享, 避免重复建设.对新建、改扩建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要进行能源利用效率测 评和标识.研究建立公共建筑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组织开展商场、宾馆、学校、医院等行 业的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实施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电耗)限额管理,对超限额用能(用电)的, 实行惩罚性价格.公共建筑业主和所有权人要切实加强用能管理,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 控制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