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ddzhikoi | 2019-09-07 |
生命统计资料 97年自杀死亡人数为4128人男性自杀粗死亡率为每十万人口24.3人女性自杀粗死亡率为每十万人口11.5人男性为女性的2.1倍. 84年至97年全国自杀死亡人数 / 死亡率 自杀死亡率z每十万人{ 自杀死亡人数 84年至97年全国性别自杀死亡率 自杀死亡率z每十万人{ 全国性电话民调 台湾自杀防治学会暨全国自杀防治中心分析2006-2008年透过民调进行心情温度计检测的结果发现:有情绪困扰的男性(心情温度计总分R6)中,有23.3%的人有自杀意念其中有忧郁困扰的男性里有11.1%的人有自杀意念,是没有忧郁困扰男性的25.3倍 全国性电话民调 2006-2008年民调结果也发现,25-44岁男性而言,在面对失业困境时,已婚者有自杀意念的机率,是未婚者的1.29倍. 全国性电话民调 家庭既是重要的支持系统,也是男性责任与压力的来源之一25-44岁年龄层的男性走入家庭后,需寻求适当的纾压管道,避免压力超过心灵负也建议家人多加关怀与体谅,了解男性遭受的问题与压力,以协助纾解情绪如身心方面已有显著的困扰与病痛,可以利用「心情温度计」了解其最近一周的心情状态,并依照身心困扰的严重程度,协助其寻求心理谘询与医疗专业的服务. 安心专线资料 安心专线6月份6,195通接电话中男性自杀意念者计有187通,占所有男性来电者的7.0%协谈内容前四位依序为「自杀问题」(98.4%)、「其他」(54.5%)、「福利资源」(21.9%)、「财务问题」(19.3%). 年龄层别死亡率分析 2008年男性自杀死亡率以65岁以上最高每十万人口48.4人为全体男性自杀死亡率的2倍其次为45-64岁死亡率为每十万人口35.1人为全体男性自杀死亡率的1.4倍自杀死亡人数则以25岁至44岁最多为1,123人占所有男性自杀死亡人数的39.8% 年龄层别自杀企图者通报资料分析 25岁到44岁是男性自杀企图个案数最多的族群企图自杀原因(大分类)情感问题(34.3%)忧郁困扰(24.3%)工作经济问题(16.2%) 年龄层别自杀企图者通报资料分析 深入以年龄层分析男性企图自杀原因14岁以下男性因家人间情感因素(33.3%)为最大宗15-24岁男性因感情因素(26.9%)最多是第二位的家人间情感因素(14.7%)的1.83倍25-44岁男性则以家人间情感因素(14.7%)为首位45-64岁男性则以家人间情感因素(15.6%)为首位65岁以上男性企图自杀原因首位为疾病因素(37.7%) 95年1月至98年6月男性企图自杀原因前五名因素 14岁以下 15-24岁25-44岁45-64岁65岁以上 总计
1 家人间情感因素(33.3%) 感情因素(26.9%) 家人间情感因素(14.7%) 家人间情感因素(15.6%) 疾病因素(37.7%) 家人间情感因素(15.0%)
2 同侪关系因素、感情因素(10.5%) 家人间情感因素(14.7%) 有忧郁症病史(13.6%) 疾病因素(13.1%) 家人间情感因素(14.5%) 有忧郁症病史(12.4%)
3 有忧郁症病史(14.2%) 感情因素(13.4%) 忧郁倾向(12.2%) 忧郁倾向(12.1%) 忧郁倾向(11.9%)
4 忧郁倾向(9.3%) 忧郁倾向(11.9%) 忧郁倾向(11.8%) 有忧郁症病史(11.4%) 有忧郁症病史(7.5%) 感情因素(11.6%)
5 有忧郁症病史(8.6%) 兵役因素、忧郁倾向精神心理健康、职场问题(4.1%) 失业(9.1%) 失业(9.4%) 夫妻问题(4.5%) 疾病因素(9.1%) 95年1月至98年6月女性企图自杀原因前五名因素 14岁以下 15-24岁25-44岁45-64岁65岁以上 总计
1 家人间情感因素(32.5%) 感情因素(37.5%) 有忧郁症病史(22.4%) 家人间情感因素(24.6%) 疾病因素(34.3%) 有忧郁症病史(20.4%)
2 感情因素(13.6%) 家人间情感因素(16.4%) 感情因素(19.8%) 有忧郁症病史(22.8%) 家人间情感因素(20.5%) 家人间情感因素(20.2%)
3 同侪关系因素(13.1%) 有忧郁症病史(14.6%) 家人间情感因素(19.6%) 忧郁倾向(18.1%) 忧郁倾向(16.0%) 感情因素(19.1%)
4 课业压力(11.4%) 忧郁倾向(11.9%) 忧郁倾向(16.4%) 夫妻问题(11.8%) 有忧郁症病史(11.8%) 忧郁倾向(15.9%)
5 忧郁倾向(9.4%) 夫妻问题(3.7%) 夫妻问题(12.6%) 疾病因素(7.4%) 夫妻问题(4.9%) 夫妻问题(10.3%) 年龄层别自杀企图者通报资料分析 青少年小心为情所困中壮年重视家庭支持老年最怕病痛缠身 网网相连 面面俱到 当生活事件成为心理压力时,影响身心健康时寻求精神医疗网及社会安全网的资源,可获得专业而有效的帮助身体疾病所造成的痛苦也可能提高自杀的危险性预防胜於治疗,平时应勤於维护身体的健康教育部设立「健康医学学习网」,提供民众自主学习正确的健康知识,有兴趣的民众可上网查询.http://health.edu.tw/health/ 自杀防治守门人123步骤-就像 CPR 1问 2应 3转介 主动关怀与积极倾 To Ask适当回应与支持陪伴 To Persuade (Respond)资源转介与持续关怀 To Refer 心情温度计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媒体自杀报导之「六不」及「六要」 不要刊登出照片或自杀遗书不要报导自杀方式的细节不要简化自杀的原因不要将自杀光荣化或耸动化不要使用宗教或文化的刻板印象来解读不要过度责备 当报导事件时,与医疗卫生专家密切讨论用「自杀身亡」而非「自杀成功」的描述刊登在内页而非头版凸显不用自杀的其他解决方法提供与自杀防治有关的求助专线与社区资源报导危险指标以及可能的警讯徵兆 六不 六要 结论 自杀行为绝非单一因素所能造成「自杀防治、人人有责」「网网相连、面面俱到」父亲节将届,台湾自杀防治学会暨全国自杀防治中心呼吁大家感谢父亲的辛劳外,也关心父亲的身心健康善用自杀防治守门人1问2应3转介的简单步骤,一句关心的问候、用心的倾,连结温暖的亲情,协助挚爱的亲人,健康乐活每一天! 敬请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