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雨林姑娘 | 2019-07-11 |
第三章
50、60年代小说
一、小说的题材和形态
1、小说家的分化a 四十年代重要的小说家流失(茅盾、沈从文、张恨水、张爱玲、徐、钱钟书等)废名:"写作热情我是有的,但写起来也有困难.
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变化还容易,也能表现得真实,但事实不是工农兵也喜欢看呢?怎样达到普及的目的,是个问题.另外,我所掌握的语言在汉语中是很美丽、很有效果的,但是,是不是适合表现生活,也是个问题."b 另一些开始适应新的文学的需要(巴金、艾芜、沙汀)笔下的文字无力了.c 丁玲、萧军、路翎政治受挫,无法继续写作.d 更适应新的写作要求的作家出现
2、题材的分类和等级 a"题材"是关系到文学方向的重要因素.周扬(第一次文代会)"民族的、阶级的斗争与劳动生产成为了作品中压倒一切的主题".工农兵――知识分子、"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写中间人物"b题材分类以社会群体的政治生活为依据/个人日常生活:工业、农业、军队、学校等.题材分类决定了题材价值:工农兵/知识分子;
政治运动、斗争/家务事、儿女情;
当前的政治任务/历史情景;
中共党史/其他历史活动;
行动斗争/心理情感c题材概念有特定含义,强调的是这些领域的社会政治活动:农业题材―乡土小说;
革命历史题材―历史小说. 新文学提供了描述农村生活的经验;
众多作家与农村有密切的联系;
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热衷于写作关于革命的记忆,因而农村题材与革命历史题材数量众多,艺术水平较高.相对而言,工业题材就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3、小说形态的单一化 言情、武侠等通俗小说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讽刺、幽默小说的价值地位受到怀疑诗化、散文化小说难以获得较高的评价和重视心理小说受到怀疑和拒绝 描写矛盾斗争、塑造典型人物、有对立的人物冲突,风格奔放宏伟"革命远景".
二、农村小说
1、农村小说的当代形态:描写农村斗争(合作化运动),视点转移(俯视、旁观――融入).小说创作的艺术经验直接来自解放区(赵树理、丁玲、周立波)而与新文学传统"乡土小说"有意识地保持距离.
2、山西作家群:赵树理、马烽――陕西作家群:柳青、王汶石;
本地人――外来者;
农村传统中发掘生命力――新价值的灌输;
话本、说书"宣讲"――现实主义传统. 柳青赵树理 周立波
3、赵树理的小说创作与评价 "问题小说"的创作是为了"劝人","产生指导现实的意义":出租土地不是剥削――《地板》,为表面工作成绩迷惑――《李有才扳话》,婚姻政策――《小二黑结婚》.按生活的"本来面貌":《锻炼锻炼》重视故事的完整和语言的通俗:老百姓喜欢看"赵树理方向"――"失去了当年青春泼辣的力量":赵的创作风格无变化但评价的语境转变."善于表现落后的一面",创作新的英雄形象缺乏自觉
三、革命历史小说 重构历史:对"历史"的规范化叙述,为新社会的真理性提供证明.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革命胜利 史诗性 史诗性:时间空间跨度大,重大的历史事件、英雄主义基调《保卫延安》《红日》《红旗谱》 《红岩》:演讲――演讲稿整理出版《在烈火中永生》――脱产修改并有作家、领导献计献策――参观文物,阅读毛选,焕然一新.接近十年的创作过程,组织生产的成功实践(文革期间主要的生产方式) 传奇性 传奇故事和传奇英雄《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钢》――民族风格与革命内容.对《水浒》《三国》的借鉴《三家巷》对《红楼梦》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