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onven | 2013-03-15 |
《新城道中》 又说: 野桃含笑竹篱 短 , 以及 《惠崇春江晚景》 的首句: 竹外桃 花三两枝 , 等等. 文人状物, 由物生情, 东坡亦是如此. 应该说,东坡由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际遇 而引发的感慨, 不便明言, 于是自然而然地 折射于竹身. 东坡自随父出川入仕, 直至常 州病逝,其间历经了乌台诗案被谄入狱和 政见不和三次被贬.他在自挽诗中曾发出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三次 被贬之地) 的慨叹.数次人生沉浮, 使得东 坡由满腹经纶、 踌躇满志报效朝廷而不能, 转而正视人生, 豁达超然, 物我两忘;
但始 终如一的则是: 旷达的胸襟, 刚直的秉性, 豪放的情怀. 面对现实, 内心之变化必然导 致对事物认识之变化.东坡对修竹,便从 门前万竿竹, 堂上四库书 的雄伟抱负, 逐 渐转向 疏疏帘外竹, 浏浏竹间雨;
窗扉净 无尘, 几砚寒生露 的安闲逸致, 一直到 累 尽无可言, 风来竹自啸 的从容淡定, 披衣 坐小阁, 散发临修竹 的洒脱超然.这恰恰 是: 谁似东坡老, 白首已忘记 .从上述诗 文中不难看出, 东坡状竹之情怀的转变, 正 反映出他的人生轨迹的嬗变.唯一不变的 是, 东坡对修竹的酷爱. 元朝时, 临安洞霄宫总领江南众道 观, 名声远扬, 整个宫区被绿竹围绕, 宫 殿金碧辉煌, 引来各地诗人、 画家流连 忘返. 这一年冬天, 一场好大雪断断续续 下了二十多天,使地处江南杭州天堂 的洞霄宫一带也成了 千里冰封、 万里 雪飘 .由于天气太冷, 雪又太大, 从汪 家埠到洞霄宫的路上几乎没了人迹. 然而, 在那宫外的九峰山顶, 乱石 丛林之中, 却有一个人头戴竹笠, 脚穿 芒鞋, 独自冒雪端坐, 观望着四周雪景. 一天、 二天、 三天……, 每天都能看到他 的身影, 直到雪停转晴.这时, 只见漫 山遍野的白雪被初晴的阳光照射, 银 装素裹, 五彩缤纷.特别是那一片毛竹 林上, 白雪罩着绿竹, 一阵风来, 竹身摇 曳, 雪落竹现, 煞是好看.此人张口长 啸, 伸出双臂, 似要拥抱这冰雪世界. 当地人仔细看他时, 这才发觉, 竟是一 位年届七旬的古稀老人. 他就是当时已经相当有名的道人 画家黄公望. 黄公望幼年时, 南宋灭亡, 天下动荡, 直到中年时才受人举荐, 做 了元朝浙西廉访司的书吏.四十七岁 那年, 因张闾一案牵连, 被捕入狱, 虽未 被折磨而死,但出狱后看透了元朝官 场的黑暗腐败, 从此无意仕途, 不问政 治, 浪迹江湖, 寻仙问道, 寄情山水诗 画.他拜杭州开元宫提点金月岩为师,
61 岁那年正式加入全真道,过着云游 生活, 力图在笔墨山水之中求得解脱. 元代的洞霄宫是名声远扬的道教圣 地,作为道教全真派教徒的黄公望, 自 然是那里的常客. 这次选择在大雪天登 山, 就是要体验从降雪到雪停整个过程 中的秀美山水风景, 他要画出真山真水 真自然, 不加任何修饰, 于是就选择在 九峰山上. 这九峰山由天关、藏云、飞鸾、 凌虚、 通真、 龙吟、 洞微、 云敖、 朝元九座山 峰组成, 绵延二公里, 是进入洞霄宫的 必经之路.这九座山峰犬牙交错, 东西 对峙, 犹如九把大锁, 锁住这洞天福地, 故又称作 九锁山 . 这些天的仔细观察, 他悉心揣摩着 雪压青松, 翠竹披上银装, 野果染上白 雪, 直到雪停初晴的种种妙相, 脑海中 一直不停地构思着一幅图画, 终于用心 神与笔墨交融, 绘就了一幅 《九峰雪霁 图》 . 《九峰雪霁图》 按照道家崇尚自然、 清静无为、 恬淡寡欲的理念, 落笔不多, 简洁洗练, 却充分表现出大雪后初晴的 山色风光, 只见那山峦峻拔雄奇, 侧峰 照映变化, 层次分明.山下的溪旁农舍 掩在竹林之中,竹子被雪压得东倒西 歪, 真是寒林萧疏, 一派严冬景象. 画家 的神、 逸、 妙境跃然纸上. 这幅画与他后 来在家乡富阳创作的《富春山居图》 一样, 都是惊世之作. 如今, 该国宝收藏在 北京故宫博物院中. 洞霄宫里竹故事(两则) 唐朝大诗人李白曾说: 我在江陵 会见司马承祯,他说我有仙风道骨 …… 其实, 有仙风道骨的包括李白在 内, 共有十个人, 他们自称是 方外十 友 , 经常聚会于山岳之巅、 流水之旁、 竹林之中, 赋诗作词, 流芳百世.尽管 年龄最大的司马承祯与最小的李白相 差46 岁,却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友 谊. 司马承祯早年拜天柱观开山祖师 潘师正为师,曾经居住在天台山玉霄 宫.后来受师父召引,到临安天柱观 来.天柱观四周山石突兀, 竹木葱茏, 溪水叮咚, 风景十分幽雅. 这一年, 司马承祯发起十友聚会, 邀请大家从四面八方移步临安天柱 山,并在山岗上一大片竹林之中辟出 一块平整地方.这里竹林茂密, 凉风习 习, 正是朋友相聚饮酒作诗的好去处. 到了十友相约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