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过于眷恋 | 2013-06-21 |
0 <
γ <
1, 即公共生产品的边际产出递减.在公众效用约束下地方政府追求地方财政收益与抽取租金总和的最大化.Max S( G, GS )= (
1 - θ) tGγ + ( T - G - GS )+ λ[ U( G, GS )- V0 ] ( 1) 其中,λ为拉格朗日乘子,刻画了社会公众保留效用V0 的影子价值;
U( G, GS )是公共品给社会公众带来的效用水平,U′ >
0, U″ <
0;
( 1)式等号右边第一项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第二项为抽取的租金.为了简化分析,并且不失一般性,本文假设地方居民的效用函数形式为:U( G, GS )= LnG + LnGS ( 2) 当λ=0时,公众保留效用不构成对地方政府的约束.此时根据最优化问题的一阶条件可以得到:G0 = [ (
1 - θ) tγ]1
1 -γ ( 3) G S =
0 ( 4) 在本文模型下,公共服务投入为0, 并不代表实际投入为0.只是说明了在公众保留效用约束缺乏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投入不足.当λ>
0时,公众保留效用构成对地方政府的约束,此时根据最优化问题的一阶条件可以得到:(1-θ) tγGγ-1 =
1 - λ / G ( 5) λ / GS =
1 ( 6) LnG + LnGS = V0 ( 7) 上述等式共同决定了地方政府的最优选择G 和G S . 由(5)式、(6)式可知,λ/G <
λ / G S ( 8) 在本文的模型下,地方政府对于公共生产品的配置水平要高于公共服务品的配置水平,体现了地方政府的增长导向.根据(3) 式-(6) 式可知:G S >
G S =
0 ( 9) G >
G ( 10) 上述模型分析的结论可概括为:如果社会公众保留效用可以形成地方政府配置公共品行为的约束,则地方政府最优化的选择结果是公共生产品的数量高于公共服务品的数量,并且两者均高于社会公众保留效用约束缺失情形下的配置数量;
相应地,地方政府抽取的租金水平(TGGs)也低于社会公众效用约束缺失的情形.公众效用约束如果要发挥预期的作用,需要具备三个要素:效用评估、效用目标与问责约束(对应于上述模型中的U( G, GS )≥ V0 ) . 从西方发达国家实践来看,这三个要素条件的满足需要成熟的公民意识、完善的参与渠道以及有效的选举控制等作为制度前提.・71・庄尚文:公众效用约束视角下强化国家审计的治理逻辑及其制度供给
四、强 化国家审计的治理逻辑:公众效用软约束影响与体制背景分析上述公共权力的公众效用约束原理对于我国完善社会公众的 参 与式治理 机 制,促进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 是,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共权力运用面临公众效用软约束,并且在当前阶段和体制背景下直接构建公众效用约束条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 此,中央政府逐步强化公共权力的国家审计治理成为客观必然选择.(一 )公众效用软约束的现实影响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作为直接代表全民利益的中央政府始终拥有各类公有资产的所有权,并通过行政性和经济性的 放权让利 改革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地 方政府享有公共政策执行剩余控制权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关心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形成了地方发展型政府的发展模式,创造了 增长的奇迹 .与 此同时,地方发展型政府的模式面临公众效用软约束.社 会公众难以参与地方公共政策制定,无法充分表达多元化需求[14], 即地方社会公众没有有效的渠道基于对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结果的效用评价 自 下而上 地 罢免或问责官员.公 众效用软约束的现实影响包括以下内容.1. 地方政府竞争导致政策执行的选择性偏好政策执行主体的行为从根本上受利益驱动,主体利益矛盾或冲突的客观必然性以及监督 虚脱 决定了政策执行阻滞现象发生的现实可能性[15].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责划分不够清晰的条件下,下级执行上级政策存在选择性,并且常常向上级索取并寻求一定程度的庇护[16 18].例如,地方政府热衷于发展房地产和推动城市化进程,通过 租税替代 获取以土地出让金为主的预算外收入,获得自由支配权[19], 这一行为抑制了经济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