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You—灰機 | 2013-10-20 |
2 - 从学习需求来看,学生将从学习者的视角,开展基于个性和兴趣、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以问 题或主题为导向,更加强调协商和协作.在学习目标上,学习不再局限于特定学科的专业塑造,更 加注重通识教育,更加注重能力素质培养,通专融合、通跨融合成为主流.在学习方法上,新的教 学思想和新的技术手段深度改造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更加偏爱开放式、 泛在式、个性化的在线学习.在学习空间上,教学活动场所加速全球移动,伴随信息网络的放大和 认知技术的增强作用,实现多次数、多地点、多时段的共同学习,实现不同群体的共同学习、协同 学习.在学习资源上,资源体系将更加开放,逐渐由封闭转向共享,形成全球流动的格局. 因此,在全人教育理念、信息科学技术、资源共享需求的联合驱动下,未来教与学的方式将发 生新的重要变化,形成一些新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动力转换,教育教学将由以教育 者为引领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更加追求内涵发展,更加呼唤品质教育.二是教育理念更新,教育 教学将由专业发展转向 通 专 跨 连贯发展,更加强调全人教育、终身教育,更加突出开 环教育、整合培养.三是教学体系变革,教育教学将由物理空间办学转向新式空间办学,教育教学 资源将互联互通、 开放共享, 学习的自主性、 交叉型、 探究式、 协作化特征更加明显, 互联网 教育 人 工智能 教育 的教育新范式将深刻改造传统教育教学模式.
21 世纪通识教育的使命与构想 面对教育教学的变化趋势,通识教育为我们指明了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作为发展着的全 人教育理念,通识教育正在回归尊重生命的教育本源,提供更多基于智慧创造、协同合作、意义建 构的教育体验,迎来面向
21 世纪的发展新阶段.
19 世纪的通识教育以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为典型代表,主要是作为专业教育附属的自由 教育,是少数人的教育,旨在培养国家统治者和少数社会精英阶层,传授单纯注重思维训练的古希 腊罗马时期的几何、文法、修辞、宗教、道德教育等古典课程内容.
20 世纪的通识教育以美国的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为典型代表,在原来的自由教育基础上发展 为具有核心地位的教育模式,是全民的、民主的教育,主张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和民主制度的捍卫 者,通过通识课程等传授广博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在全球范围内,以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为核心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正在逐步形成, 以中国研究型大学为主要代表的亚洲大学呈现群体崛起之势.伴随着世界高等教育格局的变化,21 世纪的通识教育极有可能在以中国研究型大学为主要代表的亚洲大学形成并得到创新发展.这种新 的通识教育是在借鉴
19 世纪、
20 世纪通识教育成功经验基础上开展的全人教育, 主要推进立德树人, 培养德才兼备的世界公民,带领受教育者感悟综合交叉的知识、形成全球发展的能力、涵育人文科 学的素质、培养奉献家国的人格,推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培养的深度融合.其主要特征表 现在: 第一,21 世纪的通识教育致力于传授宽厚的知识.未来的知识更加追求结构的互联互通、链接 成网,强调知识的宽广精深、层次嵌套.21 世纪的通识教育可以让学生享受全方位教学的新探索, 在课堂教育、慕课教学、移动学习、网络平台的创新互动中,建立广博深厚的知识结构、融会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