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ys520855 | 2014-05-08 |
024 摘要
1 闫某,男,46 岁,干部.2015 年7月20 日初诊.患者大便稀溏
1 年余,病情时轻时重,每 因抑郁恼怒而加重.现症:泄泻,腹部攻窜作痛,大便便溏,每日
3 次,伴见体倦乏力,胸 胁胀闷,嗳气食少,脘腹胀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请于痢疾相鉴别. 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答案解析
1 中医疾病诊断:泄泻;
中医证候诊断:肝气乘脾证. 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患者以大便稀溏为主症,故诊断为泄泻;
大便稀溏,病情时轻时重,每因抑郁恼怒而加重.腹部攻窜作痛,大便便溏,每日
3 次,伴 见体倦乏力,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脘腹胀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证属肝气乘脾证. 肝气不舒,横逆犯脾,脾失健运. 鉴别诊断: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 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
而痢疾以腹痛、 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中医治法:抑肝扶脾. 方剂:痛泻要方加减. 药物组成及煎煮方法:白芍 15g、白术 15g、陈皮 12g、防风 12g、党参 15g、茯苓 15g、扁豆15g、鸡内金 12g.五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中医医师
024 摘要
2 姜某,女,52 岁,已婚,教师,2015 年6月21 日初诊.患者月经紊乱
1 年,经量多.色暗, 有块,面色晦暗,精神萎靡,形寒肢冷,烘热汗出,腰膝酸软,纳呆腹胀,面浮肢肿,夜尿 多,带下清稀,舌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请与 瘕相鉴别. 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答案解析
2 中医疾病诊断:绝经前后诸证;
中医证候诊断:肾阴阳两虚证. 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患者年龄
52 岁,月经紊乱为主症,故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
月经紊乱,经量多.色暗,有块,面色晦暗,精神萎靡,形寒肢冷,烘热汗出,腰膝酸软, 纳呆腹胀,面浮肢肿,夜尿多,带下清稀,舌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证属 肾阴阳两虚证. 真阴真阳不足,不能濡养、温煦脏腑.或激发、推动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而致诸症丛生. 鉴别诊断:症瘕可能出现月经过多或经断复来,或有下腹疼痛,浮肿,或带下五色,气味臭 秽,或身体骤然明显消瘦等症状. 中医治法:补肾扶阳,滋肾养血. 方剂:二仙汤加生龟板、女贞子、补骨脂. 药物组成及煎煮方法:仙茅 9g、仙灵脾 9g、巴戟天 9g、当归 9g、黄柏 6g、知母 6g、生龟 板30g (先煎) 、女贞子 9g、补骨脂 9g.五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中医医师
034 病例分析
1 傅某,男,48 岁,已婚,工人.2016 年3月19 日初诊. 患者平素性情急躁易怒.3 天前与家人吵架后,出现头部胀痛,五呕吐,无意识障碍,前来 就诊.现症:头昏胀痛,两侧为重,面红口苦,心烦易怒,夜魅不宁,舌红苔黄,脉弦 请与眩晕相鉴别. 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答案解析
1 中医疾病诊断:头痛;
中医证候诊断:肝阳证. 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患者以头痛为主症,故诊断为头痛;
头胀痛,两侧为重,面红口苦,心烦口苦,夜寐不宁,舌红苔黄,脉弦数,证属肝阳头痛. 怒伤肝,肝失条达,气郁化火,阳亢风动. 鉴别诊断:头痛与眩晕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二者对比,头痛之病因有外感与内伤两 方面,眩晕则以内伤为主.临床表现,头痛以疼痛为主,实证较多;
而眩晕则以昏眩为主. 虚证较多. 中医治法:平肝潜阳息风. 方剂:天麻钩藤饮加减. 药物组成及煎煮方法: 天麻 9g、钩藤 12g(后下)、石决明 30g、山栀 12g、黄芩 12g、丹皮 15g、桑寄生 15g、杜仲 15g、牛膝 6g、益母草 15g、白芍 12g、夜交藤 15g.五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病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