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我不是阿L 2014-07-31

20 分钟来到 实验田地, 内心被漫山的白色实验标记牌所震 撼.14000 株油蒿,挂着张志山为它们制作的 身份证 , 傲然矗立在贫瘠的沙地上, 迎风舒 展腰肢, 欢迎老朋友的到来. 科研人员就像油蒿的医生, 细心检查它们 的生长状况, 当发现部分油蒿在实验过程中陆 续死亡时, 内心无比沉重, 因为它们不仅是实 验数据, 更是张志山心头的宝贝, 这项工作已 经做了

5 年, 我觉得很有意义, 会一直坚持下 去 . 不知不觉已到晌午, 张志山抓来一顶草帽 扣在头上, 俯身田野中继续工作.他们必须与 时间赛跑, 赶在月底封站前完成工作, 片刻不 敢怠慢. 长期在烈日下暴晒, 沙坡头站的姑娘们也 有古铜色的肌肤, 研二的学生徐冰鑫笑称自己 是 女汉子 , 出野外的经历让她扛得动仪器, 做得了实验. 李新荣对女同胞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称 她们是 知识与美丽的结合体, 极具科学家 魅力 . 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在沙坡头站沐风浴沙, 副研究员贾荣亮迎 来了第

10 个年头. 科研生活简单而快乐. 贾荣亮总结说, 我读研时的理想是当科学家,现在正在逐步 实现最初的梦想.实践起来, 方知道这个行当 的不易, 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和心血. 曾有一段时间, 贾荣亮几乎处于疯狂的状 态, 天天泡在实验室, 只有将心中的疑惑研究 透彻, 心情才会豁然开朗 , 他打趣道: 可能因 为我是处女座,对任何事情都特别追求完美, 将这种风格也带到了科研中. 躺在帐篷中看满天的星斗, 会对大自然充 满敬畏, 这些只是表象. 贾荣亮告诉记者, 春季沙尘天气,黄沙肆虐,吹得人睁不开眼 睛.有时还会遇到意外情况. 有次出野外累了,贾荣亮和衣躺在沙漠 上, 细致观察周围的植物, 突然灵光一闪, 为什 么不研究生物的土壤结皮呢?由此, 他找到了 新的科研方向, 经常钻到沙漠深处. 他的文章在李新荣的指导下, 发表在 《土 壤生物与生物化学》 杂志上, 得到国际同行的 认可, 并在欧洲地理学会联盟上作报告, 发出 中国大西北的声音. 贾荣亮也收获到了爱情: 我和爱人虽然 都在一个台站, 但见面时间并不多, 她长期在 外面跑, 我也经常出省作调研, 一个月才能见 面几天. 李新荣经常教导他的学生, 大自然就是一 本丰厚的教科书, 处处皆学问.沙坡头的生活 寂寞, 要耐得住坐冷板凳, 抵御外面纷繁世界 的诱惑. 我国的风沙危 害区很大,占地约

32 万平方公里, 沙 尘暴掩埋农田、 村舍 和街道, 给人们生产 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在中国科学院沙坡 头沙漠研究试验站 的努力下, 共营建人 工植物

600 多万公 顷, 对于遏制我国沙 漠化发展起到了重 大作用. 大漠创辉煌 治沙建功勋 ―― ―中科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纪略 姻本报见习记者 李宁 记者 郑千里 现场 每年十月都是诺奖颁奖时期, 尽管 目前纯粹自然科学奖与本土科学家的 工作还没有直接关系, 但这不妨碍国人 借机热议中国科技发展的问题.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说:胜利有

100 个父亲, 而失败是个孤儿.对于中 国学术界而言,关心失败这个孤儿, 恰 恰是诺奖盛典对于当下中国学界的唯 一现实意义所在, 并借此契机广泛地反 思一下我们采取的科技发展战略是否 有问题, 这种讨论对于我们未来的科技 体制改革是有意义的. 笔者曾把中国当下科技体制所采 取的策略以及存在的现状称作马尔萨 斯模式. 这个隐喻主要是借鉴于英国政 治经济学家马尔萨斯 (Thomas Robert Malthus, 1766~1834) 在1798 年的工作, 即一旦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资源 的增长速度, 那么, 由此将带来不匹配 的发展困境,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马尔萨 斯陷........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