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f19970615123fa | 2014-08-11 |
由于人 群与家禽、家畜混居,粪便、垃圾不能及时清运,为蝇类提供了良好的繁殖场 所.泥石流使鼠群发生迁移,导致家鼠、野鼠混杂接触,与人接触机会也增 多. 灾区群众失去亲人后容易出现心情焦虑、精神紧张和心理压抑等心理疾 患.同时,由于房屋损坏,灾区群众被迫临时安置,居住和生活条件发生改 变,容易诱发各种疾患,包括流感、结膜炎、麻疹、肺结核等传染病和高血 压、冠心病及贫血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2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 2.1 灾前准备和保障 2.1.1 风险评估和预案制定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由于幅员广阔,各地发生自然灾害的情 况也不尽一致.各地卫生部门要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地质等实际情况,及时 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所引发的伤病风险和传染病疫情等公 共卫生危害进行评估,按照《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的要求, 制定本地区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方案. 2.1.2 建立部门间通报、协调机制 各级卫生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疫情监测和症状监测系统进行监测,同时 要建立健全与农林、气象、水利、地震等多部门信息通报交流、工作会商等协 调机制;
共同构建信息交流平台,收集各类监测信息和数据,组织专家对收集 到的相关信息进行监测预警分析.明确监测信息的收集、报告实行归口管理, 由卫生行政部门核实确认后统一口径进行通报. 2.1.3 应急队伍管理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自然灾害卫生应急专家库和现场卫生应急专业队 伍的资料库,对其资料实行计算机管理,及时更新各成员的信息资料;
并且根 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情况,对队伍及时进行调整.以现场应急处置 为主要任务,人员组成应确保专业结构合理、来源广泛.选择年富力强、具有 实践经验的流行病学、疾控控制、消杀、检验、健康教育、信息网络、心理卫 生和后勤保障等公共卫生人员,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依托所属的医疗卫生机构 建立卫生应急队伍,由上一级部门调配. 要定期组织对承担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处置职责的队伍和工作人员定期举办 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有条件的可选择综合力量较强、专 业特点符合应急救援需要的医疗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卫生应急队伍 的培训基地来承担相应的培训、演练任务. 2.1.4 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 卫生行政部门要整合本地的卫生资源,一旦发生自然灾害,能迅速扩大灾 害救治能力.各卫生部门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 应急储备工作.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本地区易发和常发的自然灾害情况,评估本单位应 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储备适量的卫生应急物资,定期检测、维护卫生应急救援 设备和设施,并对可能出现的因自然灾害导致水、电、气等能源供应中断而严 重影响医疗卫生服务的情况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2.1.5 健康教育 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各级卫生部门要根据本地区自然灾害特点和工作实 际,加强健康教育,利用各种广播、电视、网络、手机报和手机短信、宣传材 料、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向公众宣传防病救灾的卫生常识,增加公众对突发自然 灾害的认知,提高公众的自我防病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2.2 灾害期间卫生应急 2.2.1 洪涝灾害 2.2.1.1 信息管理 按照《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和《国家救灾防病信息报告 管理规范(试行)》要求做好灾害卫生应急信息报告、部门间通报和信息发布 工作.所有救灾防病信息均应通过 国家救灾防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 进行网 络报告,不具备条件的地方要使用传真、电话等方式及时报告.现场救灾卫生 队伍要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救灾指挥部及时报告信息. 信息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灾情、伤情、病情、疫情、灾害相关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卫生应急工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