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摇摆白勺白芍 | 2015-04-17 |
304 的不锈钢制造. 6.3.10 尿素溶液储罐的开口应有人孔、尿素溶液进出口、通风孔、液位表、温度表口和排放口. 6.3.11 尿素溶液储罐外壁应设有梯子、平台、栏杆和液面计支架. 6.3.12 在喷入锅炉前,尿素溶液应与稀释水混合稀释,稀释后的质量浓度不得大于 10%. 6.3.13 稀释混合器宜采用静态混合器. 6.3.14 稀释用水宜采用除盐水. 6.3.15 每台锅炉宜配置一套稀释系统. 6.3.16 尿素溶液稀释系统应设置过滤器. 6.3.17 每台锅炉应设计两台稀释水泵,一台运行,一台备用.流量设计裕量应不小于 10%,压头设计 余量应不小于 20% 6.4 尿素溶液输送系统 6.4.1 多台锅炉可共用一套尿素溶液输送系统. 6.4.2 尿素溶液输送泵宜采用多级离心泵. 6.4.3 每套输送系统应设计两台输送泵,一台运行,一台备用. 6.4.4 输送系统应设置加热器.加热器的功率应能满足补偿尿素溶液输送途中热量损失的需要. 6.4.5 尿素溶液输送系统应设置过滤器. 6.5 尿素溶液计量分配系统 6.5.1 每台锅炉宜配置一套计量分配系统. 6.5.2 计量分配系统应设置空气过滤器. 6.6 尿素溶液喷射系统 6.6.1 尿素 SNCR 是在锅炉炉膛高温区域(850~1250℃)喷入尿素溶液. 6.6.2 喷射系统应尽量考虑利用现有锅炉平台进行安装和维修. 6.6.3 多喷嘴喷射器应有足够的冷却保护措施以使其能承受反应温度窗口区域的最高温度,而不产生 任何损坏. 6.6.4 多喷嘴喷射器应有伸缩机构,当喷射器不使用、冷却水流量不足、冷却水温度高或雾化空气流 HJ 563―2010
6 量不足时,可自动将其从锅炉中抽出以保护喷射器不受损坏. 6.6.5 每台锅炉应设置一套炉膛温度监测仪. 6.6.6 宜结合常用煤种及运行工况进行 SNCR 计算流体力学和化学动力学模型试验,以确定最优温度 区域和最佳还原剂喷射模式. 6.7 二次污染控制措施 6.7.1 脱硝系统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二次污染的控制措施,废气、废水、噪声及其它污染物的防治与排 放,应执行国家及地方现行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的有关规定. 6.7.2 脱硝系统应采取控制氨气泄漏的措施,厂界氨气的浓度应符合 GB
14554 的要求. 6.7.3 单独采用 SNCR 法时,应严格控制脱硝系统产生的氨逃逸,当SNCR 法和 SCR 法联合使用时, 应采取控制氨逃逸和 SO2/SO3 转化率的措施. 6.7.4 脱硝系统应采取有效的隔声、 消声、 绿化等降低噪声的措施, 噪声和振动控制的设计应符合 GBJ
87 和GB
50040 的规定,厂界噪声应符合 GB
12348 的要求. 6.8 突发事故应急措施 若采用液氨作为还原剂,液氨储存与供应区域设置完善的消防系统、洗眼器及防毒面罩等.氨站 还应设防雨、防晒及喷淋措施,喷淋设施要考虑工程所在地冬季气温因素.
7 主要工艺设备和材料 7.1 尿素 SNCR 工艺的主要设备有:尿素溶解罐、尿素溶液循环泵、尿素溶液储罐、供料泵、稀释水 泵、背压控制阀、计量分配装置、尿素溶液喷射器等,设备性能和要求见本标准第
6 章. 7.2 材料应根据经济、适用的原则选择,满足脱硝系统的工艺要求. 7.3 通用材料应与燃煤锅炉常用材料的选择一致. 7.4 对于接触腐蚀性介质的部位,应择优选取耐腐蚀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7.5 金属材料宜以碳钢材料为主.对金属材料表面可能接触腐蚀性介质的区域,应根据脱硝系统不同 部位的实际情况,衬抗腐蚀性和磨损性强的非金属材料. 7.6 当承压部件为金属材料并内衬非金属防腐材料时,应考虑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之间的粘结强 度,且承压部件的自身设计应确保非金属材料能够长期稳定地粘结在基材上. 7.7 防腐蚀和磨损的非金属材料主要选用玻璃鳞片树脂、玻璃钢、塑料、橡胶、陶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