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onven | 2016-03-04 |
时髦'
词语. [ 2]这也表明治 理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及学界对治理概念的不同认知, 因此, 对治理的概念进行重新审视以规范其研究 路径就成为一种迫切需要. 治理是一个不断被丰富的概念, 古今中外对治理都有过论述, 可以分为传统治理与现代治理两个 阶段.传统治理主要指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管理行为, 现代治理则强调政府与社会其他主体间的伙 伴关系.传统治理( Governance) 源于希腊语( Kybernan)与拉丁语( Gubernare) , 最初的含义指 控制、 引导和操纵 , 后来引申为 统治 , 与 统治 交叉使用, 主要指公共权力的行使, 包括政府对社会的统 治、 掌控和支配.在中国的传统语境中, 治 者乃不同于暴政的管理社会生活的方式, 后把 治 的语 义演化为贤明的君主统治社会所取得的成果或所达到的积极社会生活的现实状态, 故有 圣人作而 天下治 的说法;
而 理 的含义则是从 治玉为器 的过程描述转化为对国家和社会的梳理与管制, 逐 步形成了 礼乐刑政, 综合为治 的传统治国理念.20 世纪80 年代以后, 因为公共管理动态性、 复杂 性和不确定性的加深, 学者们赋予治理以新的含义, 不仅在外延上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经典意义, 而且 在内涵上也与统治相去甚远, 现代治理理论得以诞生[ 3].对于现代治理理论有多种解读, 罗西瑙 ( James N. Rosenau) 将治理定义为诸多活动中的管理机制, 这种管理活动的主体不一定就是政府, 也 不需要依靠国家的强制性力量来实现[ 4].斯托克(Gerry Stoker)对治理概念进行梳理后提出了五个 维度的观点: 治理是一套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 这些公共机构和行为者可以是政府机关也可以不 是;
治理需要明确各类公共机构间的权力依赖关系, 各主体间会形成一个有效治理网络;
能否把事情 办好并不取决于政府的权力及其权威, 关键在于政府能否动用新的工具和技术, 这种新的工具和技术 就是治理[ 5].Rhodes 认为, 由于统治条件的变化, 原先的统治过程也将发生相应改变, 这就意味着治 理是一种新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政府管理方式.并且, 他认为治理主要用于六个方面: 从国家层面看, 需要削减公共支出, 用最小化成本获取最大化的收益;
从公司层面看, 需要建立一种组织体制, 这种组 织体制能有效指导、 控制和监督公司的运行;
就政府管理而言, 它是一种新的公共管理运动, 就是要把 市场机制和私人管理手段引入政府管理;
治理的目标是 善治 , 强调公共服务的效率、 法治、 责任精 神;
就社会治理而言, 即指政府与私人部门、 民间组织的合作与互动;
作为一种自组织网络, 指一种社 会协调网络, 这种网络是建立在协调与自愿基础之上的[ 6].卡蓝默从治理发展与环境变化的视角提 出治理是国家对外部环境的主动适应, 是一种说明协调合作社会体系的理论框架[ 7].全球治理委员 会(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 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部门或私人机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方式的 总和, 是一种协调不同利益的联合行动, 不仅包括强迫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安排, 还包括各种达成一 致意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 8].诸多定义中, 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是最具有权威和代表性的. 随着后工业经济时代的发展, 人类进入了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交织的风险社会, 面临着治理危机、 权威危机、 信任危机和合法性危机等多重危机风险, 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社会、 经济 日益全球化强烈冲击着政府的合法性和与此相关的过程、 功能与结构, 各学科领域原有的范式已经不再 具有足够的能力来解释和描述现实的世界, 不能回答和解决政府所面临的财政危机、 管理危机和信任危 机等问题和困境.现代治理思想的出现和上述范式危机有关, 在理论层面上有其深刻的学理背景, 虽然 治理理论被广泛应用到多个领域, 学者们也莫衷一是, 但其理论主旨是清晰的, 即由传统的国家政治控 制转变到各社会主体间的良性互动.综观各种有关治理的定义, 我们不难发现治理的本质是在挑战政 府能力及权威的基础上探索解决政府失败问题之道.一方面, 社会的多样性、 动态性、 复杂性使一切政 府管理都存在失败的可能性, 其应对之策就是采用多元主体治理的合作主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