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wtshxd 2016-03-20

强调学 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 学校课程 (校本课程) 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 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 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拓展型课程 重点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和视野,发展学生的特 殊能力. 研究型课程 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态度和能力.这是一类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设计、 自主探索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课程. 隐性课程 (潜在课程、自发 课程) 学校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考点・课程的三种文本形式 概念 含义 内容 作用 课程计划 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 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 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 作的指导性文件 教学科目的设置(首要问题) ;

学 科顺序;

课时分配;

学年编制与学 周安排 是指导和规定学校教 学活动的依据,也是 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课程标准 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 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内容的 指导性文件 前言、课程目标(核心部分) 、内 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 进行教学的直接依 据,是国家管理和评 价课程的基础 教材 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 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目录、课文(主体部分) 、习题、 实验、

图表、注释和附录等 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 要依据,也是学生在 学校获得系统知识、 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考点・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5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2.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 的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3.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 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

3 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

3 课时. 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性. 考点・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原则 含义 科学性与教育性 相结合原则 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 同时要结合知 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理论联系实际原 则 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 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直观性原则 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 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 知识. 启发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 性,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 积极探索, 生动活泼地学习, 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循序渐进原则 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 行教学. 巩固性原则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 而且在需 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量力性原则 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 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 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考点・教学方法 分类维度 概念 含义 以语言传递 为主的教学 方法 讲授法 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 谈话法 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 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旧知识的方法. 讨论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