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牛牛小龙人 2016-12-12

2015 年就业工作. 1.1 就业基本状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 届毕业生总数为

6926 人,其中男生

5092 人,占毕 业生总数的 73.52%,女生

1834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26.48%.本科毕业生

3582 人,占全体毕业生人数的 51.72%,硕士毕业生

2808 人,占全体毕业生人数的 40.54%,博士毕业生

536 人,占全体毕业生人数的 7.74%. 截止至

2015 年10 月31 日1 ,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2 为98.80%, 硕士毕业生就业 率为 99.54%,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 98.69%,总体就业率为 99.09%,近三年来学 校就业率保持高位稳定.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

1542 人,出国(境)573 人,升学 率3 达59.05%.毕业生投身国防科技工业单位的人数总计

1438 人,国防科技工业

1 本报告中统计数据截止至

2015 年10 月31 日.

2 就业率=(升学毕业生人数+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其中升学毕业生包括国内升学毕业生和出国(境) 留学毕业生.已就业毕业生包括签署三方协议就业和灵活就业的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指没有签署三方协议,与用人单 位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就业,以及自主创业的毕业生.

3 升学率=(国内升学毕业生人数+出国(境)留学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3 单位就业率4 为20.76%, 其中本科毕业生国防科技工业单位就业率为 6.34%, 硕士 毕业生国防科技工业单位就业率为 34.97%, 博士毕业生国防科技工业单位就业率 为42.72%.学校进入航天系统企业人数位居全国高校之首. 表12015 届毕业生就业状况 总人数 出国(境) 国内升学

5 签就业协议 灵活就业 未就业 就业率 本科毕业生

3582 573

1542 892

532 43 98.80% 硕士毕业生

2808 130

94 2130

441 13 99.54% 博士毕业生

536 18

82 420

9 7 98.69% 合计

6926 721

1718 3442

982 63 99.09% 图1近三年各层次毕业生就业率 1.2 就业特色工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主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不断 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大力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建设, 在以学生为本, 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满意、学校满意、社会 满意为目标,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指导思想的指引下,对就业工作进行了深入

4 国防科技工业单位就业率=国防科技工业单位就业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5 硕士毕业生国内升学人数中不包含在读期间转博的同学,博士毕业生国内升学指攻读博士后.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本科毕业生 硕士毕业生 博士毕业生 2013年98.23% 99.25% 98.55% 2014年98.26% 99.12% 97.63% 2015年98.80% 99.54% 98.69%

4 系统的顶层设计,形成了学校优化就业教育体系、细化就业服务体系、深化就业 调研体系、强化创新创业体系的工作思路. 科教互动,打造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 学校致力于培养视野广阔、胸襟博大、思维敏锐、知识深厚、创新力强的优 秀毕业生.2015 年学校全面实施新版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 本研一体、学科交 叉、国际互认,完全学分、浮动学制、自选学位 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位授予机 制.学校坚持 三个结合 ,把优势科研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动能,实 现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一是坚持科研平台与教学 平台相结合.学校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全部面向本科生开放,国家级科技创新基 地同步建设国家级教学基地,国家级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最新的教学实践内容. 目前,学校 83%的科研成果都已经转化为教学创新实验内容.二是坚持科学研究 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校全面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导师制由 一对一 转变为 多对多 ,统筹力量集中指导学生.学生组建科技创新梯队,使本科生真正融 入导师科技创新团队.近三年来,学校承担的国家等重大重点科研项目中有 50% 以上直接支持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三是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科 学精神求真,人文情怀求善.学校坚持科技与人文结合,跨学院组建书院,通过 书院制教育管理模式强化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 学校成立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来推进招生、就业、人才培养三个环节间的资 源协调.学校积极构建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 结构调整机制, 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开设跨学科专业交叉课程, 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 学校在开设航空发动机高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